行行企企路線 - 尋找大欖關屋地

日期 2023-05
地區 新界西北
所需時間 5小時
行程簡介 長莆 河背 大欖涌水塘 掃管笏

大欖及大欖涌,是兩條不同的鄉村,參考昔日地圖,大欖村(大概位置)位於山谷,海拔約五十米,大欖涌村則位於涌口,兩村相距超過三公里,中間還有一條關屋地村(大概位置)。大欖涌水塘淹浸了昔日的大欖村及關屋地村,卻無損水塘範圍外的大欖涌村;今天的大欖隧道及大欖懲教所相距數公里,但兩者都不是位於大欖村附近。

參考1911年的人口普查,大欖村及關屋地村各有村民61名及43名。

1950年代,政府決定興建大欖涌水塘,因此,大欖村及關屋地村需要遷村。在此之前,政府在遷徙石梨貝及城門村民的時候,都是在新界鄉郊試圖重建村落,但今次不同,政府應村民要求,在當時的新市鎮 — 荃灣 — 建造多層大廈安置村民,村民從此放棄原有農村生活,變身城市人。

新居所名字叫「大屋圍」,以「大」欖及關「屋」地地名各取一字,三層樓宇,地面有二十七間商舖,樓上兩層共五十二間住宅單位,每間住宅單位兩房一廳,並設有「大屋圍學校」,天台正中央設有大欖村張氏宗祠。2000年,大屋圍被清拆,重建成為單幢商住式物業海天豪苑。

大欖涌水塘於1956年7月開始儲水,1956年8月8-13日遷徙村民(遷徙前已經儲水中),1957年3月水塘開始供水,同年12月7日舉行揭幕儀式

許舒博士(James W. Hayes)著作《The great difference: Hong Kong's New Territories and its people, 1898-2004(中文:新界百年史)》,提及根據元朗理民府的報告,這次搬村最終遷徙了三十六戶,包括九十一名成人,和八十四名兒童,共一百七十五人。

當時政府跟村民有一個承諾,大屋圍天台的張氏宗祠可以永久無遮擋地望到青衣,根據昔日報道,當時(1980年)「至今在該方向的新村街、河背街及楊屋道,仍沒有比祠堂更高的建築物。」如果大屋圍及宗祠今天仍屹立,大屋圍附近以至荃灣海濱的發展可能很不同。

參考水務署水塘存水量資料,近日大欖涌水塘存水量約為50%-60%,今次行程於水塘附近遊走,看看能否見到昔日的大欖村及關屋地村。

乘車來到大欖隧道轉車站,步往錦河路,經過大乪後,步上行人橋,跨過屯馬綫路軌,探訪長莆村聖若望小堂 (三級歷史建築),教堂建於1928年,中式建築,屋頂豎了十字架,外牆寫着「天主堂」。返回行人橋,橫過路軌後不過河,沿河邊小徑往南行,經過墳區,接上一條石磴小徑,此段小徑曾經被收錄於官方古道硏究,比對當年的報告,接近車路的一段已經改建成石砌梯級。

 

 

接走車路,經過往河背水塘的路口,下降至河背村。來到接近上斜路段,忽然見到有閘門擋路,打開地政總署地圖,原來地圖亦有標示閘門,只好回走一小段,步進河背村,順路探訪昔日育英學校、安定世居范氏家祠(三級歷史建築)及其他建築物,再覓路通往閘門另一邊。沿車路步行約3.5公里,便到達大欖涌水塘東端,於吉慶橋旁的郊遊設施歇息一會。參考1928年地圖,當時大欖附近有三座廟宇(Joss House),分別為於:

  • 西白虎坳
  • 中白虎坳
  • 吉慶橋附近(即身處地點)

東白虎坳並沒有標示廟宇。往後的地圖吉慶橋附近已經再沒有廟宇,不知是否1928年地圖有誤,抑或是廟宇之後遷往東白虎坳。

 

 

休息過後,步進水塘北面的越野單車徑,此人車共用的單車徑前身為麥理浩徑第十段的一部份,時至今日樂施會毅行者活動仍會使用此路段。經過兩組高壓電䌫後,來到一個山谷,參考昔日地圖,南面海拔約五十米應該是昔日大欖村所在位置,今天仍然淹浸於水下,可能要水塘水位再下降多一些,大欖村遺址才會浮現出來。

繼續沿環塘小徑前行,經過往西白虎坳的路口,參考昔日地圖,這兒有路通往關屋地及大欖。前行不遠,看到水中有個小山丘,上面仍有一些建築物,參考昔日地圖,這兒並非昔日屋地,很可能是昔日建造水塘時的建設。前行一段路,步出一個小岬角,參考昔日地圖,前面山谷應該是昔日關屋地村所在位置,今天仍然淹浸於水下。

 

 

繼續沿環塘平緩小徑前行,小徑突然變成往上爬的梯級,其實早年「路不通行」路牌後方是環塘小徑,早年筆者曾經行過,上世紀八十年代末一場暴雨後,小徑受損,漁護署便沿山脊開僻了現今的梯級小徑接回行人橋。過橋後再前行數百米,便會走完環塘小徑,接上同屬麥理浩徑的車路。

 

 

沿車路往下行,步行至掃管笏村,看看天后古廟、俊英書室(三級歴史建築)及含英書室(三級歴史建築),完成今次旅程。

 

 

附:因興建水塘而要遷徙的村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