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政府覓地興建水塘,少不免會影響原有居民。如果是陸地上的村落,政府都會安排村民遷徙及賠償,村民需要離開原有居所,遷徙到陌生環境,改變以往的生活習慣;但如果是水上艇戶/灣區內作業的漁民,政府卻只會通知他們駛往別處,卻沒有任何補償(例如興建石壁水塘及船灣淡水湖,萬宜水庫除外)。
以下是一些曾經因為興建水塘而要遷徙的村落:
參考資料
- 許舒(James W. Hayes)。《The great difference: Hong Kong's New Territories and its people, 1898-2004(中文:新界百年史) 》;下稱「參考一」
- 新界鄉議局。《在集體契約內登記之原有鄉村名冊 》;下稱「參考二」
- 昔日地圖。
大潭篤水塘於1912至1917年興建,參考報章報導及港大新聞稿,水塘原址有大潭篤村(客家村落),當時(1911年)住了76名居民(52男、24女),四分之三人姓鍾,另有數戶邱姓及陳姓。官方花逾5,800元在柴灣安置了村民。政府亦有公佈收回了大潭篤村土地。
參考維基百科,因應興建石梨貝水塘,水塘原址的石梨背村需要遷徙。最終關係緊密的羅、楊及蘇氏遷居沙田顯田村,劉氏則遷居葵涌。「參考一」提及村民於1924年遷徙,當時石梨背村有約26間大小不一的房屋,住了4個宗族的八十多名村民。原先政府希望用三合土興建新居,但建築公司卻用泥土建屋,價錢便宜了,不過幾年後因為出現種種問題,村民要自陶腰包重建居所。
顯田村仍然保存有楊氏宗祠、羅氏宗祠及蘇氏宗祠,三座宗祠同被評級為三級歷史建築 。
因應興建城門水塘,政府於1928年發表了一份遷村計劃,影響城門谷多條村落共855人,但這並不代表真正遷徙時的人數及地點。最終村民於1929-1932年間分多次遷徙到新界九處不同地點。
昔日行行企企遊蹤會有比較詳細的介紹。
大欖村及關屋地村原位於大欖谷,1950年代,政府決定興建大欖涌水塘,因此,大欖村及關屋地村需要遷村。在此之前,政府在遷徙石梨貝及城門村民的時候,都是在新界鄉郊試圖重建村落,但今次不同,政府應村民要求,在當時的新市鎮 — 荃灣 — 建造多層大廈安置村民。新居所名字叫「大屋圍」,以「大」欖及關「屋」地各取一字。1956年8月8-13日遷徙村民,這次搬村最終遷徙了36戶,包括91名成人和84名兒童,共175人。
昔日行行企企遊蹤會有比較詳細的介紹。
1950年代,政府決定興建石壁水塘,因此,位於石壁鄉的村落需要遷村。遷村分兩次進行。1959年10月5-6日,位處地勢較低的73名村民遷入大浪灣村;1960年11月22日遷徙二百多名村民往荃灣石碧新村,另有3戶遷往銀礦灣。
昔日行行企企遊蹤會有比較詳細的介紹。
船灣淡水湖於1960年11月動工興建,位於船灣沿岸的六鄉及白沙頭洲三門仔村的村民需要遷村。只要在互聯網搜尋「船灣六鄉」,便有不少相關資料。早前亦有展覽,介紹「船灣六鄉」今昔。
「參考二」記載「六鄉」為「LUK HEUNG(CHUNG PUI, CHUNG MEI, WANG LING TAU, SHAN WAI & LO WAI, KAM CHUK PAI, TAI KAU, SIU KAU)」,筆者翻譯為「涌背、涌尾、橫嶺頭、新圍及老圍、金竹排、大滘、小滘」,一共七條村落,這些地名都曾經出現在昔日地圖,由西向東排列。昔日六鄉有兩所學校,分別是位於泥塘角的育群學校及位於大滘的三光學校。「參考一」記載六鄉共1,069人,於1966年11月28日至12月9日遷徙至大埔墟13幢5層高的樓宇,地面是店舖,樓上是住宅,並設立六鄉村公所及成立六鄉新村公立學校。當時亦搬遷了5間祠堂(涌尾、橫嶺頭、涌背、大滘、金竹排)到大埔墟,後來其中4間祖祠均遷回烏蛟騰,現時大埔墟只剩下涌背村李氏宗祠。小滘村的祖祠最初於粉嶺畫眉山重置,之後因應政府發展畫眉山為公共屋苑,祖祠再搬到粉嶺和興村。
建築物 | 所在地 | |
六鄉村公所 | 同發坊 | |
六鄉新村告示牌(包含六鄉名字,有至少三面) | 六鄉里附近 | |
昔日:六鄉新村公立學校 現時:六鄉學習園地 |
寶湖道 | |
涌背李氏宗祠 | 同發坊 | |
左:大滘李氏宗祠 右:九擔租劉氏宗祠 |
烏蛟騰 | |
金竹排王氏宗祠 | 烏蛟騰 | |
小滘李氏宗祠 | 粉嶺和興村 |
至於白沙頭洲三門仔村,昔日位於船灣海白沙頭洲東岸(現今位置),參考1963年的航空照片(原圖),當時村落已有數十間建築物,其中一間似乎是一所學校。村落附近有農地及種植了一些樹木,岸邊有兩艘擱淺了的船舶,參考香港政府檔案處資料,它們應該是1962年颱風"溫黛"襲港期間受到影響的船舶,於三門仔村碼頭旁邊的船隻名字為"Hai Jye",於北面的船隻名字為"Ocean Venture"。
在遷徙的問題上,村民選擇在大埔鹽田仔三門仔新村重新開村。參考網上資料(【1】、【2】),白沙頭三門仔村共有三十六戶,於1965年秋(比六鄉遷村早一年)遷往鹽田梓四十座兩層高的住宅單位,每單位空間三百平方呎,每戶搬遷津貼三百元。
舊三門仔歷史 | |
舊三門仔歷史 | |
三門仔新村 公曆一九六五年十二月十五日 | |
三門仔漁民新村 1965 |
另外,參考沙頭角橫山腳新村面書的敘述:「60年代初為配合政府船灣淡水湖及八仙嶺自然教育徑發展而被安排全村遷移,1961年正式移居現址【橫山腳新村】」。
昔日橫山脚上村及橫山脚下村位於八仙嶺北麓山腰,橫涌石澗上游,石澗最終流向涌尾(橫涌石澗名字的由來 - 橫山脚、涌尾),亦即是現今的船灣淡水湖,因此橫山脚一帶便會成為集水區,遷村亦是合理。至於遷村的資料(例如規模、賠償、人數、日期等),卻不多見,只知道根據1911年的人口普查,當時橫山脚上下村分別有居民32人及43人。
1960年代末,政府決定在官門海峽興建水庫,因此,除了影響在官門海峽作業的漁民,位於水庫範圍內的爛泥灣村及沙咀村需要遷村。時任爛泥灣任村長李潤壽太平紳士認為爛泥二字不雅,遂把搬遷後的「爛泥灣村」改名為「萬宜灣村」,而水塘亦命名為「萬宜水庫」。只要在互聯網搜尋「爛泥灣 沙咀」,便有不少相關資料。而萬宜灣亦有Facebook專頁, 於2022年4月有數篇文章,介紹爛泥灣村及沙咀村的過去和現在:
- 萬宜灣村 • 沙咀村重置大事記
- 萬宜灣村 • 沙咀村簡介
- 宗族源流說萬宜 宗教歷史繫沙咀
- 客家習俗 - 天后誕
- 大王爺做冬
- 農村生活 • 戰時記憶
- 鄉村教育
- 水庫工程 • 搬遷談判
- 萬宜灣沙咀新村今貌
「參考二」記載「1975年遷往西貢墟內之六層唐樓稱萬宜新村及沙咀新村」的鄉村為「爛泥灣,南風灣,元五墳,下黃竹巷」,它們有甚麼關係?參考「昔日地圖」,筆者有以下猜測:
- Lan Nai Wan Tsau Uk 爛泥灣鄒屋,有學校及祠堂,鄒屋附近不遠處便是陳屋
- Lan Nai Wan Lei Uk (1) (2) 爛泥灣李屋,有祠堂
- Lan Nai Wan Man Uk 爛泥灣萬屋
- Nam Fung Wan 南風灣,有祠堂
- Yuen Ng Fun 元五墳,1952地圖標示「Ruined」(荒廢)
- Kwun Mun 官門,1957地圖標示「Deserted」(棄置)
- Wong Chuk Hang 黃竹巷,有建築物
- Ha Wong Chuk Hang 下黃竹巷,1952地圖標示「Ruined」(荒廢)
- Sha Tsui 沙咀,有學校
- Ruin#1、Ruin#2 曾經有建築物的地方
純粹猜測:爛泥灣包括南風灣,沙咀是源於昔日官門及下黃竹巷,沙咀亦包括黃竹巷
當年爛泥灣村的李氏、鄒氏、萬氏和陳氏族人分開於村內三處不同地方聚居,而沙咀村五姓人(鄧、黃、李、劉和賴)合共有十間房屋。
首先遷徙的是祠堂(1974年),根據《華僑日報 1974年12月18日》的報導:
「日前已有萬姓祠堂開光,昨又續有李姓、鄒姓及陳姓之祠堂舉行開光剪綵儀式......萬宜灣李屋人家共有四十一家,在木棉山有宗祠及家祠各一間,鄒屋有廿三家,亦有宗祠及家祠各一間,陳屋則有兩家,建有宗祠一間,連日前開光之萬姓,宗祠及家祠各一間,全部共有七間。」
在木棉山除了重建了四姓祠堂,還有媽祖廟、大王爺神壇和四姓土地神壇。
村民於1975年年初開始遷徙,爛泥灣村受影響的家庭總數有90戶,共390人;而沙咀村則有14戶,共105人。為安置村民,西貢墟興建了萬宜灣新村及沙咀新村,共有104間店舖及355間住宅單位。參考以下報章的報導:
- 《華僑日報 1975年5月19日》當時僅餘一兩家未搬遷而已
- 《華僑日報 1975年6月10日》萬宜灣村民慶祝搬村入伙,沙咀新村仍在興建中
筆者未能找到沙咀村遷徙日期,根據「參考二」,只能推斷整個遷徙於1975年內完成。
政府之前興建石壁水塘及船灣淡水湖,在灣區內作業的漁民並沒有任何補償,但這次不同,政府賠償在官門水道作業的漁民。參考以下報章的報導:
- 《大公報 1971年5月16日》漁民提出賠償要求
- 《大公報 1972年12月19日》理民府與漁民代表商談補償中
- 《工商晚報 1973年7月20日》政府於1971年冬登記受影響漁民,共有45戶,並分為甲乙兩組,甲組有24戶
- 《華僑日報 1975年4月1日》首批24戶漁民約260人已經搬入西貢對面海官門漁村,漁村為三十間獨立石屋,樓高兩層。政府將受影響漁民分為甲乙丙三組
- 《香港工商日報 1975年7月25日》《華僑日報 1975年7月25日》政府將會興建住宅單位給乙組漁民,受影響漁民每戶可獲分配一間屋,但須繳交部份建屋費用,每間6,000元
- 《華僑日報 1975年11月7日》受影響乙組漁民要求西貢鄉事委員會再跟政府交涉
最終政府於西貢對面海興建了兩條「漁村」安置受影響漁民:
- 官門漁村:於1971年冬登記的24戶甲組漁民,約260人,1974年入伙(比爛泥灣及沙咀遷村早一年),三十間兩層高獨立石屋
- 萬宜漁村:近170戶乙組漁民,超過一千人,1979年入伙,一梯兩伙大廈,每戶入伙前須繳交6,000元
官門漁村 Kwun Mun Fishermen Village | |
官門漁民新村大禮堂 | |
萬宜漁村互助委員會辦事處 後方:萬宜漁村廣發樓 |
|
萬宜漁村公共會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