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行企企路線 - 石碧鄉

日期 2023-05
地區 大嶼山
所需時間 4.5小時
行程簡介 石壁 東灣尾 石壁水塘花園 大浪灣

大嶼山石壁水塘,相信大家都聽過它的名字,甚至已經踏足過水塘附近的郊野。數百(甚至數千)年前,石壁谷已經有居民棲息,當政府決定興建石壁水塘後,意味着將會進行大規模遷村。筆者曾經嘗試搜集一些有關石壁及遷村的資料,在此跟大家分享一下。

石壁名字的由來

朱維德前輩的著作《朱翁同遊 香港原貌》提及:「石壁谷四周真不凡,東面是⋯⋯,北面是佛光普照的昂平、寶蓮。其間一堵龐大的石壁阻隔仙凡,就是這堵龐大石壁,谷與村因它得名,村民以它為傲。」。書中包含一些珍貴照片,亦提及石壁水塘於1994年9月首次滿溢。水塘於1963年開始蓄水,即使水塘有廣泛的集水區及引水道,但啓用之後的三十年內,從未100%滿載食水。

即使今天不論政府部門或交通機構都稱呼該地區為「石壁」,荃灣石碧新村附近的遊樂場亦稱為「石壁新村遊樂場 (前稱)/荃灣石壁遷置村遊樂場(現稱)」,但當地村民則會用上「石碧」,例如:

  • 參考昔日相片(相片「1」相片「2」),早年的村校外牆寫着「石碧學校 SHEK PIK SCHOOL」
  • 遷徙到荃灣的地點名為「石碧新村
  • 大浪灣洪侯古廟其中一扇門聯寫着「洪恩有賴背朝石碧通香島」

參考資料

許舒(James W. Hayes)博士有些著作都有提及他眼中的石壁鄉、搬村前跟村民的商討、搬村過程及搬村後的情況,有興趣的朋友可以看看以下書籍:

  • Friends & teachers: Hong Kong and its people, 1953-87(下稱參考一)
  • The Hong Kong region, 1850-1911: institutions and leadership in town and countryside(下稱參考二)
  • The great difference: Hong Kong's New Territories and its people, 1898-2004(中文:新界百年史)

他是誰?他正是當年代表政府跟村民落實遷村安排及賠償的理民府官員。

香港大學舊照片庫保存了一些石壁鄉的舊照片,當中廿多幅舊照片跟一篇1958年的論文有關,舊照片附有簡短但寶貴的資料,估計論文是記錄遷村前的石壁鄉,可惜筆者無緣閱讀這篇論文,否則應該可以更深入了解石壁鄉。

昔日地圖亦提供了寶貴的資料。

石壁鄉人口

  • 1911年的人口普查,石壁村(Shek Pik)及墳背村(Fun Pui )分別有人口363及59人
  • 1959年10月墳貝村及坑仔村遷往大浪灣村,遷徙73人
  • 1960年11月遷徙其餘村民到荃灣及銀礦灣,共202人

昔日地圖的石壁鄉

1904年地圖標示了:

  • Shek Pik Wai
  • Ti Tong
  • Fan Pui
  • Chung Hau
  • Tung Wan

「Ti Tong」的中文名字或許是「地塘/堂」,代表曬糧食的地方或天井。

1928年地圖標示了:

  • Shek Pik Wai
  • Shek Pik
  • Fan Pui
  • Sha Tsui
  • Tung Wan
  • Chung Hau

而東灣及涌口的位置應該對調了。

之後似乎沒有再進行測量,東灣及涌口繼續對調,直至1957年版本,該地圖標示了:

  • Shek Pik Wai (Abandoned)
  • Shek Pik Tai Tsuen
  • Shek Pik Tai Tsuen南面有一條無標示名字的村
  • Kong Pui
  • Fan Pui
  • Sha Tsui
  • Chung Hau
  • Tung Wan

而涌口及東灣已標示於正確地點。東灣尾標示有農地,未有村屋;而石欖洲有農地及建築物。

1963年航空照片,除石壁圉外,其他石壁谷的村落已夷為平地,跟昔日報章的報導吻合。石碧圍只剩東面的侯王廟較為完整。石欖洲建築物已倒下,東灣尾有民居。也許東灣尾村是由沙咀、涌口、東灣及/或石欖洲建立。

石壁鄉村落

根據水塘水壩東端的銅牌刻字,當年遷徙了四條村落,分別是石碧大村、宏貝、崗貝及坑仔,但跟1957年的地圖有點分別,筆者嘗試作出一些大膽假設,估計內裏原因。

1. 石壁圍

石壁圍位於石壁谷北面,為了抵禦海盜及入侵者,村莊四面建有圍牆及數個出入口。圍村東端有一座侯王廟。1963年許舒博士發表過一篇文章(MOVEMENT OF VILLAGES ON LANTAU ISLAND FOR FUNG SHUI REASONS , Journal of the Hong Kong Branch of the Royal Asiatic Society, Volume 3),石壁圍於1920年代曾經發生疫症,村民認為跟風水有關,於是於1936年決定搬村往南遷,新的村落便是石壁大村。文章亦提到日治時期,日軍為防範有人藏身於石壁圍棄置村屋內,遂將村屋焚毀。1958年石壁圉照片提到,當時石壁圍唯一完整的建築物就剩下侯王廟。

2. 石壁大村

於1904年地圖,石壁大村的地點標示為「Ti Tong」(地塘/堂?),規模較墳背村還少。參考1957年地圖,石壁村位於海拔約10米的地方,東南面海拔約45米山坡上有建築物,村落名稱「Shek Pik」跟「Tai Tsuen」用上不同字體,究竟石壁、大村是兩條鄉村抑或是一條鄉村的名字,似乎大家都相信是後者。香港大學舊照片提及「石壁大村是一條新村,村民住的房屋,是昔日石壁圍村民貯穀貯糧的地方。」,跟「地塘/堂」的意思吻合。

3. 墳背村

香港大學舊照片提及「墳背村是大嶼山石壁第二大村莊,位於石壁谷西面。」《參考一》第32頁記載墳背村約於1660年來自九龍,全村姓馮。

4. 坑仔村

香港大學舊照片提及「坑仔村位於大嶼山石壁谷西面山腳,全村只有三間房屋,同屬一個姓徐的家庭,屋後面是濃密的風水林。」《參考二》第105頁提及「There were a small group of house at Hang Tsai, near Fan Pui but connected with the main village. 」

5. 崗背村

香港大學舊照片提及「崗背村是石壁谷東面山下的一個小村莊,位於大嶼山石壁大村以南約四分一英哩處。」筆者估計,1957年地圖標示的「Kong Pui」應該是坑仔村,崗背村則是石壁大村南面沒有標示名字的村落。

6. 沙咀/涌口

昔日涌口除了有一座洪聖廟之外,《參考二》第105頁提及涌口還有一些建築物,用來放置物品及曬蝦膏,加上昔日海盜猖獗,海邊沙咀及涌口可能是沒有居民,反而石壁灣潟湖有6戶艇戶,因此很少有遷村報導提及這兩條村。即使有少數居民,或許他們都是安排搬往東灣尾村。

姓氏

紀念碑提及石壁鄉有「馮張池黃徐曾何朱陳」等姓聚居,《參考二》第107頁提及當遷村時,仍居住於石壁鄉只有「馮張池黃徐陳」。

教育

石壁鄉只有一所學校:石碧學校。搬村時當局決定重置為兩所學校:大浪灣宏貝學校及荃灣石碧學校。

宗教

《參考一》第52頁提及1920年代疫情後,有些村民希望轉向另一宗教信仰,希望得到保護及依靠。1923年12月,部份村民前往大澳天主堂,希望成為教徒。之後有一位寡婦離世後,她將位於石壁圍的居所留給教會,改建後教會於1932年1月10日宣布該村屋已成為一所教堂。

遷村

1. 墳背村及坑仔村

參考華僑日報 1959-10-06工商日報1960-11-19的報導,墳背村有16戶,居民59人,其中5戶共十人選擇往荃灣,但因為需要清空墳背村,該5戶會先暫住大浪灣,之後再遷往荃灣。坑仔村有居民14人,兩村合共73人。《參考一》第四十六頁提及,搬村原本是安排於1959年9月28-29日,但要遷就「好日」,改為10月5-6日。當時用了三艘船、五舢舨、三部貨車、二十名工人來自有榮公司(石壁)及兩部貨車、二十名工人來自大浪灣建築公司及二十八名來自抗瘧疾小隊的苦力。所有73名村民,第一天已經全部遷入大浪灣。

當局開僻了一條墳背至大浪灣的通道,除了遷徙村民和家當之外,還遷徙了石壁鄉的表土到大浪灣的農地。

2. 石壁村

因為位處山谷上方,石壁村可以較遲遷遷徙。

參考華僑日報1960-11-19的報導,石壁村55戶,52戶遷往荃灣,3戶遷往銀礦灣。石壁村202名村民及大浪灣村(前墳背村其中5戶)10名村民將於1960年11月22日遷往荃灣。換句話說,石壁村及墳背村共有57戶212名村民遷往荃灣。紀念碑提及59戶遷往荃灣,其中2戶或許是來自崗背村。

搬遷動用了:

  • 油麻地小輪「民欣」號
  • 政府拖船
  • 皇家供應隊第七十九運組之登陸艇
  • 貨車
  • 苦力

參考工商日報1960-11-19的的報導,當局安排1960年11月19日搬遷傢具雜物,1960年11月22日(農曆十月初四)遷徙村民。

新居所

1. 大浪灣村

村屋由政府興建,全屬鋼筋混凝土結構,樓高兩層,每層面積450呎。屋頂仿硬山頂而建,正面設外廊,外柱及正立面有簡單的橫線裝飾仿西式古典建築。

參考網上資料,馮氏(墳背村)每戶獲分一間屋,有一間屋用作馮氏宗祠,另加兩戶姓徐(坑仔村)的村民獲分兩間屋。住所的位置,當年由抽籤決定。馮氏宗祠位於下排近中間的位置,徐氏則寓於下排最西端那對屋。大浪灣村的村民過去以務農為主,閒時才在附近捉魚。

參考另一網上資料,1970年代大浪灣村有居民約120人,但到1983年只剩下22常住居民

2. 石碧新村

荃灣石碧新村共有六座五層高大廈,每層八個單位,住宅單位可供住宿面積及舖位面積分別是675呎及700呎。石碧新村共提供192個住宅單位及48個地下商舖,居民分配了82個住宅單位及47個舖位,公共設施佔用了4個住宅單位,仍有106個單位及1個舖位空置,政府之後將這些空置單位及舖位公開拍賣

初期村民的公共設施都是設於石碧新村C座,包括:

  • 地面:荃灣石碧新村公所(一九六零年十一月廿二日,即農曆十月初四)
  • 2及3樓:石碧學校
  • 4樓:職員宿舍
  • 5樓:洪侯廟

今天只剩下2樓的村公所5樓的洪侯廟(洪聖威靈早昭石碧 侯王顯赫重鎮新村 一九六零年農曆拾月初四吉旦立)。

3. 遷往銀礦灣的3戶則找不到資料。

石壁歷史保育

浸大正進行一個為期三年的研究計劃,搜集石壁鄉的文獻紀錄 、歷史照片、影像、航空地圖、測量圖及口述歷史,並採用攝影測量法,掃描該處舊村屋的面貌,以及使用「文物信息模型」製作三維電腦模型等,重現石壁鄉昔日的面貎和文化歷史。日後大家應該可以看到更詳盡的資料。
 

是次旅程到昔日石碧鄉附近行行企企。

乘巴士於「石壁警崗」站,步向水塘主壩東端,石牆鑲嵌了兩面銅牌,一塊是建築主壩公司的名字,另一塊記載石壁水塘名字的由來:

「SHEK PIK DAM
BUILT BY
SOCIETE FRANCAISE D ENTERPRISES
DE DRAGAGES ET DE TRAVAUX PUBLICS
E.J.MARIN,  AGENT PARIS」

「此水塘之地點原為石碧所在地故水塘亦以該鄉為名該鄉之建立約在四百年前內分石碧大村宏貝崗貝及坑仔由馮張池黃徐曾何朱陳等姓聚居村民多以農為業一九五五年春香港政府以港九市區人口日增乃擇定此地興建水塘供應食水旋經於一九五九年及一九六O年與香港政府洽商後該鄉村民選擇遷荃灣者五十九戶遷大浪灣者十三戶遷梅窩者三戶茲為紀念曾居石碧鄉村民及其先代起見特立此石以垂久遠」

過馬路沿石壁水塘路往下行,不久之後路旁有一處被鐵絲網圍住的空地,這兒應該是昔日石壁警崗的所在地。經續往下行,在分叉路口轉左,經過昔日東灣莫羅瑞華學校,門外掛了一張通告,提及日後此處或有另外用途。於垃圾收集站轉左,經過學校正門門前及香港內觀靜坐中心,步進昔日農地,沿舊日水泥小徑前行,來到東灣尾。參考1963年的航空照片,此處曾經是一條小村,有居民務農,雖然眼前的兩層高村屋應該已經沒有人長住,但結構仍然良好,周圍亦沒有野草叢生,或許間中仍有人回來打理。

 

 

原路返回垃圾收集站,轉左往下行,經過昔日的紅十字會石壁營後,覓路登上95m高的山丘,探訪標高柱#1109.02.1。這兒海拔雖然只有接近一百米,景觀亦頗開揚,附近不少地點也可看到此標高柱。覓路下降回到鳳凰徑,返回東灣,路旁有一部相機,原來是食環署用來監察沙灘垃圾。步入沙灘,望向石壁營,參考昔日地圖,石壁營與立岩咀之間有數座建築物,如今已變成一個叢林。行近一個大圓型山洞,突然之間聽到廣播,原來這是石壁水塘的溢洪出口,出口附近裝有鏡頭,每當探測到有人或動物接近,便會發出提示。再向前行,便會見到一些應該是昔日建築物的遺垣。來到石堆,不想綑邊,便返回溢洪口,沿水泥小徑往上行,途中遇上閘門阻擋,只好返回沙灘,回到鳳凰徑。

 

 

 

 

返回石壁水塘路,經過水務處石壁廠及海岸公園管理站,在更亭旁轉左,沿車路前行一小段,探訪昔日位於涌口的侯王古廟,再向前行,步行至碼頭,看看風景及天文台的潮汐站。

原路返回剛才經過的更亭,前行不遠便是石壁石刻(法定古蹟)。繼續沿石壁水塘路前行,監獄正門對面有一個郵筒,郵筒鑄有「GRV」英國皇室徽號,佐治五世於1910年至1936年再位,這個郵筒應該大概有一百歲左右。石壁監獄建於1980年代,郵筒應該曾經在某地點服役,然後再移到石壁。

 

 

經過11A巴士總站後,沿石壁水塘路往上行,在一個彎位步入叢林,沿水泥石級步上山丘頂,山丘頂有一個圓柱形狀建築物,隱約見到牆上寫着「消防花灑水缸  總容量135000公升FIRE SPRINKLER ??? CAPACITY 135000 LITERS」。返回石壁水塘路往上行,接上羌山道,步行到大嶼山石壁水塘花園,公園內有兩座大約有成人高度的石頭,參考昔日報章香港電台報導工程顧問的短片(短片有三個部份,分別是台灣、香港石壁水塘和印度),左邊的石頭曾經鑲有一面銅牌,揭幕前用英國國旗覆蓋,銅牌刻有香港紋章及:

「Government of Hong Kong
Shek Pik Reservoir
Opened
On the 28th November 1963
by His Excellency the Governor
Sir ROBERT BLACK G.C.M.G. O.B.E.
Consulting Engineers BINNIE & PARTNERS
Chief Resident Engineer W. PHILLIPS」

而右邊的石頭則有兩面銅牌,一塊載有石壁水塘主壩的長度、高度、寬度,以及容水量和建築材料等資料,另一塊載有整個石壁系統的計劃。時至今日,石頭上的三面銅牌已經不見了,但願它們是被相關部門妥善保存,而非不翼而飛。

從大嶼山石壁水塘花園步往宏貝道,逆行鳳凰徑,來到一個分叉路口,左邊及前方車路皆是「宏貝道」,過往曾經左轉步至直昇機坪(見後記),今次略過。前行至另一個路口,在此離開鳳凰徑,繼續沿宏貝道前行,不久之後便扺達大浪灣村。大浪灣村1-16號是1959年為了遷村而建成的兩層高住宅,至今仍大致保持原貌。5號屋為大浪灣村公所及馮氏宗祠,橫匾寫有「馮秉芬題 香港馮氏宗親會敬贈」,門聯寫着「德門集慶 仁宅迎祥」。

 

 

沿舊村屋東面水泥小徑往下行,經過土地公,來到已停辦多年的宏貝學校,學舍旁邊是昔日操場,較高處有一所建築物,估計是昔日教職員宿舍。繼續沿小徑前行,不久之後便來到洪侯古廟,門聯寫着「洪澤汪洋扶海國 聖恩浩蕩益黎民」及「洪恩有賴背朝石碧通香島 聖德無疆面對芝洲遍屿山」,廟內供奉洪聖爺及侯王。參觀過後,步出沙灘,跟東灣一樣,沙灘有一座食環署設置的鏡頭,用來監察沙灘垃圾。步行至沙灘旁邊的涼亭,沿着設有街燈的水泥小徑往上行,返回大浪灣村舊村屋,沿宏貝道返回羌山道,再次看看石壁水塘後,拿出後備衣服換走濕透的上衣,於巴士站候車離開。

 

 

後記:石壁水塘與大浪灣之間的宏貝道

宏貝道連接羌山道及大浪灣村,中途有一分支,沿山脊往南面下降至一個岬角。參考昔日地圖,興建石壁水塘期間,路上有四座建築物,似乎是昔日高級人員的宿舍。現時這些建築物已被拆卸,而車路盡頭則有一個直升機坪,應該是跟石壁監獄同期興建。早前曾經探遊這段宏貝道,並記錄了當時景況。

 

 

 

 

附:因興建水塘而要遷徙的村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