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距柱的迷思



1. 標距柱之間是否相隔五百米?

衛奕信徑外,港島徑鳳凰徑麥理浩徑遠足郊遊徑都有註明標距柱之間相隔約五百米:

衛奕信徑的總長度為78公里,但只有137支標距柱,平均相隔超過五百五十米。走在衞奕信徑第一段時,便會發現標距柱W007及W008之間包含另外兩支標距柱:

W007 ⇒ 約65m ⇒ C4103 ⇒ C4104 ⇒ 約30m ⇒ W008

衛奕信徑是四大長途遠足徑中年紀最輕的一條,1996年啟用,當時標距柱已經面世(1994年底,漁農處率先在麥理浩徑豎立標距柱),但衛奕信徑的標距柱確實有點與眾不同,有興趣的朋友可以看看筆者對衛奕信徑的介紹

 

2. 標距柱是否在柱上?

筆者所見,大部分都是有柱,除了L001是依附在石屎護土牆上。亦有因為路面進行維修工程而作出臨時安排,例如W019臨時標距柱是掛在鐵絲網上。

 

3. 標距柱會不會移位?

會移位,例如改路,如麥理浩徑第八段及第十段、鳳凰徑第四段羌山郊遊徑

根據筆者記錄,港島徑標距柱H015初期(相片攝於2005年)是豎立在石屎路旁,之後(相片攝於2014年)則豎立在行山徑上,似乎曾經移位。

麥理浩徑標距柱M101的格網方位亦曾經改變,但似乎是在同一位置。

 

4. 標距柱外觀

標距柱除了最普通的咖啡色金屬柱外,亦有其他不同款式,以下是部分例子:

港島徑、鳳凰徑及遠足郊遊徑標距柱外觀比較一致,衛奕信徑及麥理浩徑標距柱外觀則比較多采多姿:

  • 支柱有粗有幼
  • 支柱有方柱有圓柱
  • 柱頂資訊牌有時有框,有時無框
  • 資訊牌框有不同的材料及大小
  • 資訊牌有些會用螺絲固定,有些似乎只是黏附在柱頂平面上

標距柱偶有維修,例如髹上新油漆,間中亦會整支更換,例如港島徑標距柱便由石柱變成金屬柱,鳳凰徑第七段的標距柱支柱便由圓柱變成方柱。

H015 石柱 ⇒ 金屬柱
H060 石柱 ⇒ 金屬柱
L066 圓柱 ⇒ 方柱
M146 圓柱 ⇒ 方柱
金屬框 ⇒ 仿木框
M115 無框 ⇒ 有框
有螺絲 ⇒ 無螺絲

 

5. 標距柱提供的資訊

早期標距柱提供的資訊比較簡單直接,之後增加了不同資訊,並選用了較細的字體。以下是四個不同年代的標距柱L027:

即使是同一條遠足徑,資訊牌有時亦會有不同字體、資訊及排列方式。

間中即使標距柱資訊沒有太大變更,但不知何故(可能太舊、破損、不翼而飛等),資訊牌亦會被更換,例如L139:

拍攝年份 2017 2021
「Section」 大楷"S" 細楷"s"
下款 郊野公園及海岸公園管理局 漁農自然護理署
英文下款 Country and Marine Parks Authority Agriculture, Fisheries and Conservation Department

 

標距柱資訊有時未必完全正確,例如有不少格網方位會用膠紙貼上正確的座標,但部份膠紙/紙經過日曬雨淋後會褪色或脫落,令錯誤的格網方位重見天日;亦見過標距柱標示的分段跟地政總署「地理資訊地圖」不同,例如:

標距柱   標距柱標示分段 地理資訊地圖分段
L018 第二段 第三段
L027 第四段 第三段
L076 第八段 第七段

 

6. 標距柱位置

就筆者所見,標距柱通常豎立路徑旁當眼位置,大部份都很容易發現看到,但有個別頗隱閉(離開山徑一段距離、被草叢包圍等),如非刻意尋找,通常也會錯過,如H001、H017、W034等。標距柱是筆者的明燈,特別是夜間行山時,看見標距柱便知道身處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