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行企企路線 - 桃坑峒

日期 2025-05
地區 新界西北
所需時間 4.5小時
行程簡介 屯門公路轉車站 大欖角 桃坑峒 大欖涌水塘 屯門公路轉車站

大欖涌水塘,建於1950年代,不知何時被冠以「港版千島湖」稱號。水塘被群山環抱,只剩西南面出口,即現今主壩位置。如果想看看「港版千島湖」,筆者會提議三個地點:

  • 北面山脊線一帶,例如「清景台」(昔日遊蹤參考照片),但由於水塘位於觀景點西南面,午後拍照很大機會會逆光;
  • 西北面山脊線一帶(昔日遊蹤參考照片),但這帶路徑較崎嶇;
  • 東南面桃坑峒一帶(今次行程);

難得五月有天晴日子,打算由大欖涌出發,踏足有人稱為「十三頂脊」的山脊線登上桃坑峒(筆者粗略地於地圖標示到十三個山丘),然後經大欖涌水塘返回大欖涌作結。

乘車來到屯門公路巴士轉車站(往屯門方向),步行至下層轉車站的青山公路,穿過屯門公路天橋底,來到大欖涌天后廟,踏上天后廟後方的護土牆維修梯級,於護土牆頂轉入山徑,上走至大欖角機場多普勒天氣雷達站。參考昔日測量圖,雷達站旁邊曾經設有測量墩DT70a,嘗試尋找但找不到,或許因應建造雷達站(又或是再之前因為其他原因)被移除。

 

 

步過一小段車路旁護土牆維修梯級,右轉步上山徑,開始多上多落的暴曬路段。沿途多是浮沙碎石小徑,山脊線兩旁亦有一定數量的分岔路:右邊可以下降至菜園村/圓墩,左邊可以下降至大欖涌村,如果路上有懷疑,務必參考地圖資料以免行錯路。經過昔日測量墩DT73,來到另一個山丘,昔日這兒設有測量墩DT74,嘗試尋找但找不到。接着應該沿東北面小徑前往桃坑峒,但是次先沿西北面小徑下降,嘗試尋找昔日測量墩DT77,在測量圖標示地點附近找到一支鑲嵌於地上的鐵柱,估計這是昔日測量墩。

 

 

 

 

返回山丘,沿着東北面小徑前行,經過一個相信是建於2000年11月的人工建築物,不遠處便見一座寫有「危險 望見紅旗 行人勿過」的大石躉,警告字句沒有提及是誰發佈,只有中文而沒有英文,不似是昔日軍部或警務處豎立,或許是昔日附近礦場,又或者興建/擴建屯門公路時設立,更不知跟剛才步過的人工建築物是否有關。

繼續前行,接上大欖煤氣管道,往上行至接近山丘頂,煤氣管道向左轉,往桃坑峒則向右轉,穿出叢林,便是山丘頂,地上有一座疑似測量墩,刻有日期1993年11月,大欖煤氣管道建造工程於1995年展開,不知跟它是否有關。一兩步之遙則有一個疑似昔日官方測量墩。稍稍下降,然後登上桃坑峒副峰,這兒是觀賞「港版千島湖」的地點。

 

 

 

 

看過風景後,便是首先下降百多米、然後再攀上百多米的山徑,來到桃坑峒主峰,山頂設有標高柱#91。此處景觀開揚,可以看到境內多座主要山峰(附照片,約1.9MB),難怪百多年來桃坑峒都能於主三角測量網佔一席位,這兒至少可以看到十四座山的標高柱。穿過西面山脊樹叢,便見民航處的障礙物燈標

沿電線桿旁邊的樓梯往下走,下降兩百多米,來到林務車路,沿着車路向水塘方向前行,來到路口,轉左可以沿車路穿過懲教所前往大欖涌道,選擇轉右,步過主壩,在主壩盡頭轉左沿着車路往下行,經過水務署宿舍,步進懲教所範圍。步過跨涌行車橋,繼續沿着車路前行,經過懲教所閘口,接上大欖涌道,這兒可以乘搭小巴離開。繼續沿着車路前行,經過大欖涌村,看看昔日大欖涌公立學校。來到大欖涌道盡頭,接上青山公路,轉左前行不遠便是今天早前探訪的大欖涌天后廟,選擇轉右前行,步行至屯門公路巴士轉車站(往九龍方向),候車離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