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行企企路線 - 尋找BP標柱

日期 2025-04
地區 新界中
所需時間 3小時
行程簡介 城門水糖 金山 石籬一邨

近日遠道從蒙古而來的沙塵,為本地帶來了淺啡濛濛及甚高污染的天氣,根據環境保護署建議,一般市民應減少戶外體力消耗,以及減少在戶外逗留的時間。既然如此,又有藉口輕鬆「hea」遊。早前閲讀舊測量圖期間,發現有三處昔日由軍部設置的「BP」測量點,分別位於現今清麗苑原圖)、金山附近原圖)及城門水塘附近原圖)。因應清麗苑的發展,它附近那個測量點應該已經無跡可尋,於是簡簡單單地,由城門水糖前往金山,看看另外兩個測量點是否仍然健在。

來到城門水塘,順道看看昔日水務處員工宿舍,現今只剩下一個水缸,水缸旁邊昔日設有測量站D6A原圖)。步過麥理浩徑第六段及第七段交接點,繼續前行,來到城門燒烤區十號場,經過一個已經停用的郊遊地點,沿着南面的山徑往上行,小徑仍可辨認,但似乎很久沒有人踏足過,長了不少攔路植物。來到一個較平緩及有垃圾的地方,便見WD BP3標柱,望望旁邊,數步之遙便是護土牆頂部,如果沿着護土牆水泥維修梯級前來這兒,可以省卻一些時間、體力、覓路及割傷傷痕。繼續沿着山脊小徑向南前行,不久之後便來到機槍堡PB402,這個戶外歷史遺跡博物館仍未開放。前行不遠,電塔下便見BP2標柱。

 

 

沿着PB402隧道上方小徑前行,接上麥理浩徑第六段。逆走麥理浩徑,接上金山路,往上行至山坳標距柱M120附近,在這兒轉右離開麥理浩徑,穿過郊遊地點,踏梯級登金山。登山途中左轉小徑,探訪九龍水塘界石KWW No 17。之後沿着山脊小徑往上行,接回主徑,再前行一段便見昔日天文台觀測站原圖)。稍稍前行,便是金山山頂,山頂設有山火瞭望台及由九龍水塘界石KWW No 16改建而成的標高柱#TV111.23

 

 

沿着西南面小徑前行,繞過電視發射站,步行至接近金山無線電站的路口,右邊有小徑可以經輸電塔下降至石籬二邨,留意路口旁邊竹林,便可以找到BP13標柱。

 

 

繼續沿着西南方向前行,經過金山無線電站,來到一片平地。除了休憇及晨運設施外,這兒還有昔日標高柱D167(R)及一張石枱,枱腳四面都有一個字,四個字組成「金山樂園」。沿着鋪設得美輪美奐的梯級往下走,經過大片農地,來到寶梨街,亦即是石籬一邨範圍。步行至梨貝街,便到達巴士及小巴總站,可以在此乘車離開。由於得知近日石籬一邨新建了一個電梯系統,想試搭一下,於是繞過巴士小巴總站及停車場,來到石秀樓籃球場旁邊,步過架空行人通道,乘搭電梯下降至青山公路附近,再步過另一道橫跨青山公路的架空行人通道,乘搭電梯下降至工業街。沿馬路往下行,橫過大連排道及葵昌路,便是葵涌道及葵興站。如果由石籬一邨前往葵涌道或葵興站,似乎行路所需時間跟乘車差不多。

 

 

 

 

 

 

後記:

金山及其西面山脊有不少山徑通往四週,包括九龍水塘群、長坑村、華景山莊及石梨等。單是通往北面的石梨(籬)最少有五條路線,包括:

(1) 金山頂沿東北面梯級下降至金山路(標距柱M120),再沿金山路及石梨坑村下降至石排街
(2) 金山頂沿北面小徑下降至引水道,再經石梨坑村下降至石排街
(3) 金山頂及電視發射站之間的山坳,沿「金石徑」下降至引水道近輸水隧道入口,然後經石梨坑村下降至石排街
(4) 電視發射站及無線電站之間的電纜小徑下降至石籬二邨
(5) 西面小徑(葵涌金山郊野徑)前往(5.1)石籬一邨或(5.2)經大窩坳前往華景山莊

是次行程取道路徑(1)一部份及路徑(5.1),路徑(2)及(3)可以參考此昔日遊蹤,筆者亦有踏足路徑(4)及(5.2),以下是該兩段路徑簡介,給有興趣朋友參考。

路徑(4):離開山脊小徑,踏上鐵柱木板建造的梯級,緩緩下降。腳下埋藏着電力公司的電纜。經過兩座電塔及一些昔日農地,來到護土牆頂端,沿水泥梯級下降,扺達石籬二邨旁的梨貝街。路徑(3)、路徑(4)及(5.1)的起點及終點都是差不多位置,筆者較喜愛路徑(4),雖然另外兩條路徑較安全(民政事務處建造的水泥黏合石頭梯級,有扶手),但論步距、高低幅度或軟硬程度,都不及路徑(4)。

 

 

路徑(5.2):離開「金山樂園」,沿葵涌金山郊野徑下降,經過涼亭,來到指示牌,轉左沿梯級下降,經過大窩坳及大窩村配水庫,接上水務車路,下降至華景山路,路旁便是小巴站。

 

 

南面亦有多條小徑可以前往石梨貝水塘、九龍接收水塘及長坑村,當中包括通往發射站的「鐵柱木板」小徑、通往晨運園地(例如「金頂花園」)的民間建造小徑及較原始的山徑(例如九龍水塘界石#13/#14小徑),留待日後探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