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貢由大灘前往海下,除了沿着大灘郊遊徑前行,亦可以選擇沿山脊線,經獅地、涌沙頂、筊杯石及爐仔石,抵達海下,這條非熱門亦非冷門的路線,便是今次行程。
從北潭路近高塘下洋起步,步進前往大灘的車路,路旁有一座「公眾橋」碑,石碑已斷成上下兩截,車路的另一邊仍可以看到「公眾橋」。昔日此橋是通往黃石碼頭必經之路,估計1970年代初北潭路建成之後此橋便逐漸被取代,只剩下水管在橋上經過。前行至猴塘溪出口,行車橋旁邊有另一座行人橋,行人橋一端有一座「八達橋」碑,碑文經常被雜物遮擋,筆者有幸某次路過見到大部份碑文。
部份「公眾橋」碑文:
|
部份「八達橋」碑文:
|
「K.A.A.A. 」及「D.O.T.P. 」分別是嘉道理農業輔助會(Kadoorie Agricultural Aid Association)及大埔理民府District Office Tai Po) 的縮寫。參考昔日地圖,由屋頭/高塘步行至大灘,途中還會經過一些行人橋,不知這些橋會否有紀念碑及會否仍然存在。
接上大灘郊遊徑,大灘郊遊徑全長6.7公里,但只是設有11支標距柱(C5401-C5411)。步過標距柱C5403不久之後,離開郊遊徑,左轉登山小徑。昔日曾經步過段路,不過那次是反方向由涌沙頂前行至大灘。經過接近二十分鐘的上攀,來到獅地,山頂設有標高柱#641。沿小徑下降至山坳,再沿山脊小徑步至涌沙頂,同樣是花了接近二十分鐘。
從涌沙頂稍為下降,來到山坳附近,左邊小徑可以下降至海下路,沿右邊小徑往上行,來到一個小山丘,山丘有一個已棄用的觀景台,基座鑲嵌了一面仍然頗簇新的簡介牌:
|
繼續靠右前行,經過一支野外定向標柱(印象中涌沙頂附近也有一支13號標柱),翻查網上資料,昔日涌沙頂至灣仔半島是野外定向白沙澳賽區,曾經舉行不少野外定向比賽,當中甚至包括世界杯賽事,但於約廿年前停用。再前行一小段,便來到筊杯石。沿着筊杯石右邊的小徑前行,下降至大灘郊遊徑。由登獅地開始,大部份時間都是於叢林小徑穿梭上落,在這兒感覺終於逃出叢林,可以放鬆一下。
沿大灘郊遊徑的康莊大道向灣仔半島方向前行,踏過小溪,又是時候離開郊遊徑,走進指示牌後方的小徑,登上爐仔石。
爐仔石有至少兩條路線前往海下:(一)沿東北面小徑下降至攔路坳再沿郊遊徑前往海下,或(二)沿西北面小徑下降至海下。選擇後者,於爐仔石頂稍稍後退,步進小徑,下降至十字路口,轉右經過昔日農地,然後下降至標高柱#4037.11。標高柱不遠處接上昔日石磴小徑,估計昔日石磴小徑可以直接通往剛才步過的農地,剛才落山的小徑是石磴小徑旁邊的另一支路,原本那段石磴小徑現今已隱藏於雜草中。沿石磴小徑往下走,不久之後與水管相遇,一起下降至海下村旁,經過士多,步至小巴站,結束今次行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