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行企企路線 - 担柴山

日期 2024-12
地區 西貢
所需時間 5小時
行程簡介 海下 担柴山 南山洞 白沙澳

西貢有兩個著名結界,其中之一是担柴山(另一個是大蚊山),單是担柴山的名字由來已經有點神祕:

  • 早於1904年地圖,已經出現「MOUNT HALLOWES」名字,當時已經是一個三角網測站,海拔1225英呎。
  • 1975年地圖則標示為「TAI LAM KOI(MOUNT HALLOWES)」,海拔有時是372m,有時則是373m,中文名字為「大藍蓋」。
  • 1985年地圖則標示為「担柴山 TAM CHAI SHAN(MOUNT HALLOWES)」

究竟「Hallowes」是甚麼?也許跟「Hallow」有關,但它的複數名詞是「Hallows」而不是「Hallowes」,似乎又不是;1904年地圖主要是由英國人及印度人進行測量及繪製,「Hallowes」會否是某英國/印度人名字或地名,則不得而知;又抑或是「牛過路」音譯?真的有待高人指點迷津。

今次行程由海下起步,經牛過路登上担柴山,然後下降至南山洞附近,沿着水泥小徑經白沙澳返回海下路。

乘車扺達海下,於洗手間梳洗一下,步過一小段水泥小徑後,轉左步入昔日農地,過河後踏上登山小徑,它似乎曾經是石磴小徑,日久失修後變得破損。往上走大約四十分鐘,留意到路旁有一間廢屋,步進叢林,還有另一間較小的廢屋,這兩間屋在舊測量圖是有標示的。

 

 

 

 

返回小徑,往前行不到一分鐘,來到一個露天草坪,這兒亦是一個十字路口,按照地圖及網上資料,正前方是最快最多人使用的登担柴山小徑,右邊則是前往磨石峒附近的十字路口。選擇右轉,經過昔日農地(路旁應該還有至少兩間廢屋,但未有刻意去找),來到十字路口。

於路口轉向南面往上行,可能此登山路線近年不多遊人選用,路胚已被厚厚的芒萁覆蓋,路旁還長了不少斷腸草。山路雖然較密,但大致仍可辨認。約三十分鐘後接上從剛才草坪上來的小徑,路旁有一座看似心型的岩石,正好坐在石上,一邊休息吃點東西,一邊看看四周風景。

 

 

休息過後,沿山徑往上行,小徑清晰,景觀頗開揚,臨近担柴山北面的山丘及担柴山頂均有不錯的景色。担柴山山頂設有標高柱#514。這兒可以看見正在進行改善工程、造價約兩億元的荔枝莊碼頭

 

 

離開担柴山山頂,大致向西南面落山。頭半段較多浮沙碎石,但開揚,路徑亦明顯。之後走進叢林,小路及絲帶多而亂,無明顯脊線,又有樹叢遮擋視線,加上之前消耗了體力,有點兒心急希望快點下降至水泥大路。穿出叢林,步過較開揚的山脊線,望見下方山谷的電線桿。參考地圖,這兒左右兩邊都有小徑下山,選擇沿着左邊小徑落山,下降至來往白沙澳及深涌的水泥小徑。鬆一口氣之餘,亦感受到為何這段路會被稱爲「結界」。

 

 

轉左沿着水泥小徑前行,經過南山洞村口,看看「建橋修路捐款碑」,沿溪行,路過集水口及通往萬宜水庫的集水隧道入口,來到白沙澳村。村前有一座「善長留名」碑,除最上「福有悠歸」四字是由右至左,其他的則是由左至右。村內有「何氏舊居」(更樓及廂房門樓及廂房何氏祠堂何氏祠堂兩側廂房,一級歴史建築)及聖母無玷之心小堂(三級歷史建築)。經過青年旅社(昔日村校),來到海下路,可以在對面路旁等候小巴前往西貢。有興趣的話亦可步往白沙澳下洋,看看京兆世居及厚福門(一級歷史建築),繼而再前往海下,參觀遊客中心及海岸公園護理員站崗,吃個下午茶,看看灰窰及欣賞風景,然後才乘車離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