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1年12月的一個晚上,城門水塘附近發生了一場比預期「短暫」但極具決定性的戰役,原先估計醉酒灣防線可以抵禦從北面陸路來襲的日軍兩個星期以上,城門陣地失守意味着醉酒灣防線瓦解,打亂守軍部署,守軍匆忙地放棄九龍,退守香港島。往後戰事發展可以參閱維基百科或浸會大學歷史系的資料,此處不贅。
城門陣地,又稱為城門碉堡、城門棱堡或城門角面陣,建於1930年代中期,主要由四座機槍堡(PB400、PB401a/PB401b、PB402及PB403)及一個炮兵觀測站組成,以隧道及戰壕互相連接。由於當時預計城門陣地是一個重要要塞及戰略核心,所有建築物外牆及隧道都非常堅固,可以抵擋機槍射擊。在參不多一百年前要在山頭興建這個規模的陣地,估計一點也不容易。城門陣地戰後一直荒廢,英軍在1949至50年間炸毀所有機槍堡。城門陣地現時被評級為二級歷史建築(中文簡要/英文簡要,英文版本有較詳細介紹)。
麥理浩徑第六段途經的「城門戰地遺跡徑」已經豎立了數面資訊牌,漁農自然護理署亦備有單張及簡介供遊人參考。
以往於麥理浩徑第六段標距柱M124附近有一條小徑可以通往PB402,日前路過,看到官方修建了一條標準山徑,今次行程嘗試看看該新建山徑目的地,並記錄現今城門陣地的狀況。
炮兵觀測站及四座機槍堡均有地面小徑可以到達,部份亦可以經隧道前往,今篇遊蹤附上筆者製作的城門陣地地圖及照片,如何前往、到訪那些建築物及前往次序則留給大家自行決定;大家亦可以參考「城門碉堡線上導賞」提供的參觀路線。
請注意:
- 請尊重昔日為保衛香港而付出甚至犧牲的人,切勿於陣地嬉笑玩耍
- 勿塗鴉
- 勿於陣地(特別是隧道內)飲食
- 勿遺下垃圾
- 勿拿走屬於陣地的物件或碎片
- 請帶備適當裝備
- 請顧及自身及其他人安全,特別是狹窄的隧道內
- 部份地道或有淤泥積水
- 部份建築物有倒塌危險
機槍堡
參考香港測量師學會其中一份刊物《Pillboxes along the Gin Drinker’s Line, 80 Years after World War II》,PB400、PB401a/PB401b、PB402及PB403鋼筋水泥隧道出口與機槍堡之間皆以磚砌通道連接,現時磚砌通道只剩下少量遺跡。
右邊 |
牆壁 |
出入口 |
上方 |
PB401a
PB401a |
左邊 |
右邊 |
左邊 |
牆身厚度 |
正面 |
景觀 |
PB401b
磚砌通道遺跡 |
PB401b |
右邊 |
出入口 |
牆壁 |
牆壁 |
左邊 |
牆身厚度 |
官方建造了一段小徑通往PB402,PB402後方則興建了一個木製平台,似乎會是一個觀景台,日後應該會有資訊牌。估計是漁護署興建的戶外博物館,不知會否於其他城門陣地建築物興建通道及/或資訊牌,前提是希望不破壞陣地原有結構。
警告牌及舊小徑 |
新建小徑 |
新建小徑出入口 |
新建觀景平台 |
|
PB402 |
左邊 |
出入口及右邊 |
正面 |
正面 |
戰壕 |
戰壕 |
戰壕 |
磚砌通道遺跡 |
PB403 |
左邊 |
右邊 |
炮兵觀測站 |
炮兵觀測站 |
50年代拆毀陣地原因 |
隧道
現今大部份隧道仍然是藏於地下,上有植物遮蔽。之前經過義工清理後,至今大部份隧道仍可通行,但個別位置有倒塌危險。隧道雨後或會有積水/泥土。如果太多人在高高低低又有梯級的狹窄隧道內走動,或會構成危險,甚至(無意/有意)損壞隧道。接近隧道出入口會比較狹窄和矮,小心碰頭。
地道倫敦街道命名,分別稱為:
- OXFORD STREET(牛津街)
- REGENT STREET(麗晶街)
- SHAFTESBURY AVENUE(舒佛畢利巷)
- HAYMARKET(乾草市場)
- CHARING CROSS(查寧坊)
- PICCADILLY(皮卡地利街)
OXFORD STREET
PB400出入口 |
隧道 |
舒佛畢利巷交界 |
|
通風口 |
隧道 |
戰壕 |
隧道上方 |
出入口 |
隧道 |
戰壕 |
出入口 |
TO 401 |
隧道 |
隧道及通風口 |
REGENT STREET
出入口 |
出入口 |
SHAFTESBURY AVENUE
出入口 |
出入口 |
左邊牆壁: TO OP & STRAND PALACE HOTEL |
||
出入口 |
出入口 |
若林隊占領 |
||
牛津街交界附近 |
牛津街交界 |
HAYMARKET
皮卡地利街出入口 |
出入口 |
|
去水位 |
戰壕 |
TO No 403 |
CHARING CROSS
出入口 |
出入口 |
PICCADILLY
出入口 |
隧道 |
隧道 |
通風口 |
通風口 |
隧道 |
通風口 |
隧道 |
STRAND PALACE HOTEL
廚房 |
廚房 |
隧道 |
戰壕 |
戰壕 |
估計漁農自然護理署正在於城門陣地設立戶外博物館。究竟最好的保育方法,是讓古物靜靜地躺在原有位置,抑或構建人工設施並推廣給大眾,一直都是一個兩難的抉擇。
附上以下有關於城門陣地資料供大家參考:
- 短片:麥理浩徑第6段的城門碉堡 - Shing Mun Redoubt (PB400, PB401, PB402 & PB403)
- 短片:[香港戰役] 城門陣地戰爭史
- 短片:城門角面陣失守之謎 The Fall of Shing Mun Redoubt (廣東話版本)
- 香港測量師學會其中一份刊物《Special issue to commemorate the 70th Anniversary of the Battle of Hong Kong, 8 December to 25 December 1941:Decoding the Enigma of the Fall of the Shing Mun Redoubt Using Line of Sight Analys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