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逕山出名登山路線多,已經有一段時間未有登臨九逕山,今次行程選擇從西脊其中一條路線登山,途中看看石景,然後沿着「九逕山天梯」下降至「東升亭」,再決定下一個目的地。
來到落成不久的顯發邨,步入顯發里,路旁便是香港現存唯一的龍窰(顯發里陶窰,三級歷史建築,不對外開放)。沿着樓梯往上行,來到引水道。經過標距柱M198,離開麥理浩徑,跨過引水道,步行至護土牆頂,轉入登山小徑。相比其他九逕山西南面登山路線,這段山徑相對較為易走,大部份路途都修築成石級,間中有樹蔭,亦有遊人沿此路徑往下走。
上攀約海拔200米後,匯合從北面前來的山徑,經過「鬧鐘石」,來到一個路口,抬頭便見「大嘴鳥石」及清晰登山小徑,但筆者被地圖上一個墳墓吸引,於是轉右步進一條小徑,跨過九逕西坑,來到這座頗大的墓地。墓地不遠處有一座建築物,地圖標示為「骨殖甕」,屋內外都頗為整潔,屋內有床鋪。漁護處亦在屋外當眼處展示了兩張告示,提醒相關人仕要注意的事情。網上有一篇關於這墓地的文章,有興趣的朋友可以看看,然而筆者看過文章後仍有一些疑問。
沿着山徑往上行,山徑右邊有一列岩石,這列岩石看似一條龍又似一條魚,其中一端有一座小小的建築物,內裏擺放了觀音及笑佛。繼續上行,經過「Iron Man石」及石室,來到路口,往九逕山應該轉右,但想到「大嘴鳥石」,於是轉左,沿着山徑下降,來到「大嘴鳥石」。
看過「大嘴鳥石」,沿原路往上行,返回剛才路口,朝着右邊山丘前行,經過一座看似「山」字的石塊。路過一個頗開揚的平台,由於今天有煙霞,景色打了折扣(附上照片,約570KB)。登上山丘頂,看看「天后之床」及貌似金元寶的「黃金石」。
沿東北面小徑下降至山坳,眼前便是九逕山,踏上山頂前最後一段攀升數十米的山徑,在到達山頂之前步進一條橫山徑,來到一個十字路口,轉右步入往南面的小徑,下降至民航處的障礙物燈標。
沿原路返回十字路口,繼續沿橫山徑前行,小徑出口便是直升機坪。沿水泥石級上行至微波發射站,發射站天台設有標高柱#310,於南面小徑抬頭望,可以看到標高柱頂部。返回直升機坪,步進另一端的水泥小徑,經過已經停用多年的山火瞭望台,沿着「九逕山天梯」下降至「東升亭」。涼亭已被拆卸,只剩下基座,工程預計於2025年1月中完成,不知到時會變成甚麼樣貌。
以往通常都由此經虎峽谷徑接麥理浩徑前往屯門市中心,自從虎地郊遊徑啟用後,都未有由「東升亭」前往藍地水塘,見時間許可,於是沿着郊遊徑前往藍地水塘。藍地水塘仍是一樣的恬靜,雖然已經是十二月,水塘不但沒有乾涸,而是意想不到的滿溢。
步過水壩,沿着水泥小徑下降,經過紀念碑,於水壩底部仰望水壩。然後沿小徑前行,在村屋及石礦場旁邊走過,來到翠福路,左轉富福路,看看南安橋碑及新舊南安橋後,穿過福亨上村及行人隧道,經過天后宮及福亨村村公所,來到福亨村路。轉左沿車路前行,在高樓大廈之間轉入藍地大街,來到青山公路,結束今次行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