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行企企路線 - 鳳徑鳳山

日期 2024-11
地區 大嶼山
所需時間 5.25小時
行程簡介 觀音山 羗山 靈會山 龍仔悟園 尖峰山 大澳

早前登上大東山欣賞芒草及日落,但當日雲量頗多,景觀打了折扣。大嶼山除了大東山之外,筆者亦會選擇前往鳳凰徑第五及六段,於羗山及靈會山一帶看看芒草及於大澳觀賞日落。今次行程由鳳凰徑第五段起步,於第六段途中登上又名鳳山的尖峰山,之後下降至大澳看日落。

乘車到羗山道及深屈道交界,穿過鳳凰徑牌坊,踏進鳳凰徑第五段。沿着石級往上行,約二十分鐘後終於來到這段石級盡頭,前方是一條較平緩的小徑,在此離開鳳凰徑,轉左步進樹叢中的小徑,登上觀音山。觀音山又名膝頭哥山,山頂設有標高柱#1114.57,景觀頗開揚(附全景照片,約1.7MB)。

 

 

返回鳳凰徑,沿山脊小徑前行,登上羗山,山頂設有標高柱#223。繼續沿着鳳凰徑前行,經過羗山郊遊徑的路口,登上靈會山。靈會山山頂曾經設有標高柱,之後被移除,只剩基座,如今基座亦已經消失

 

 

 

 

下降一段石級,來到分水坳附近,依指示轉右繼續沿着鳳凰徑前行,經過通往慈興寺的小徑(慈興寺通常不對外開放),下降至龍仔悟園,不遠處便是鳳凰徑第五段及第六段交接處。官方估計鳳凰徑第五段需時2.75小時,如果以一般行山步速計算,筆者估計大約需要3.5至4小時左右。

 

 

繼續沿着鳳凰徑前行,來到標距柱L051的路口,在此離開鳳凰徑,轉左沿着可供鄉村小型車輛行駛的水泥小徑往上行,來到一個彎位,轉右沿着一條頗斜的山徑下降,接上一條橫山徑,轉右穿過一小片竹林,便發覺腳下是一條水泥小徑。沿着小徑前行,來到一座跨過小溪的小石橋,這兒正是凌風石澗上游。在此離開水泥小徑,轉左沿着叢林小徑往上行,來到牙鷹山及尖峰山之間的山坳。轉右沿着小徑往上行,登上尖峰山。

 

 

離開尖峰山,經過一個小山丘,沿着東北面山脊小徑下降,路徑清晰,只是有兩三處石堆需要小心下降。接回鳳凰徑,不遠處便見標距柱L053及昔日凌風亭,亭內鑲上一面「修築大嶼山萬丈瀑梁屋邨山路記」。沿着頗斜的水泥小徑下降至大澳,在夕陽伴隨下,完成今次行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