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行企企路線 - 麒麟山 牛潭山

日期 2024-03
地區 新界西北
所需時間 4.25小時
行程簡介 古洞 麒麟山 麒麟山坳 牛潭山 蕉徑

早前踏入龍年,登上了龍山及九龍坑山,嘗試探訪一些1949年後興建的軍事遺跡。除了龍山及九龍坑山,1949年後當時軍部還在一些新界北面的山丘興建軍事設施,例如蠔殼山等。今次行程選擇登上麒麟山及牛潭山,並嘗試探訪一些同樣是1949年後興建的軍事遺跡。

乘車來到古洞,先看看已經被活化為生態研習中心何東夫人醫局主樓平房(二級歷史建築),然後看看古洞街市購物中心(內有熟食店舖),大家可以在此補給或醫肚。步進古洞南路,經過古洞將軍府支路入口(三級歷史建築),前往古洞配水庫。沿鐵絲網外圍前行,接上山脊小徑,間中小徑左邊有些開揚位置可以俯瞰近年人氣急升的古洞水塘及其東面山丘上的兩所建築物,參考測量圖,這兩座建築物皆是水缸。除了古洞水塘之外,沿途還可以遠眺香港北面邊陲及深圳景色,亦會經過一些軍事建築物。邊行邊看,不知不覺便登上了麒麟山,山頂設有標高柱#418

參考華僑日報 一九六一年十一月二十四日的報導,古洞水塘(又名為「古洞坑農用水塘」)於一九六零年七月開始動工,一九六一年十月底全部竣工,一九六一年十一月二十三日舉行啟用剪綵禮。古洞水塘前身為「古洞坑水塘」,前經何東麥夫人創建,惟已崩塌卅多年。

 

 

 

 

從標高柱稍稍下降,主徑向左轉往下走,在步進主徑前,向前行一小段,眼前有一條戰壕,之後便是崖壁,擁有超過180°無遮擋景觀。連同剛才路經、標高柱另一邊的戰壕,差不多由打鼓嶺至米埔一帶都在觀測範圍內。返回路口,沿主徑朝麒麟山坳下降,比對1952年及1957年地圖,現時由麒麟山坳至半山的山徑似乎曾經是一條軍車路。由古洞經麒麟山至麒麟山坳,花了約一個半小時。麒麟山坳有小巴經青山公路前往上水站,短遊或有其他需要的朋友可以在此乘車離開。

麒麟山,英文名字「Hayden Hill 」(現時亦稱為「Ki Lun Shan」);麒麟山坳,英文名字「Saddle Pass」;參考1948年航空照片,麒麟山並沒有軍事設施,及後附近設立了潭尾軍營及稼軒廬軍營;參考1963年航空照片下載圖片,約2MB),麒麟山已經有頗多軍事設施。

 

 

跨過車路,沿小徑登山,首先穿梭於茅草之間,然後步進樹叢,沿較斜的小徑往上走,經過「蛇頭石」,從麒麟山坳攀升約海拔二百米後,匯合從長瀝上來的小徑,路旁便見標高柱#7034.07。經過一段較平緩的小徑,便是一段攀升約海拔一百米的山徑,途中遇上一些軍事建築物後,登上牛潭山,山頂設有標高柱#7034.06

牛潭山,昔日英文名字「Snowdon」,參考昔日航空照片下載圖片,約1.5MB),牛潭山有頗多軍事設施,沿途築起大量有刺的鐵絲網。比對1952年及1957年地圖,潭尾軍營通往龍潭坳的軍車路應該是於1952年及1957年之間落成。

 

 

牛潭山大致分為東南西北四條主徑,剛才步過的是北面山徑,西面主徑下降至軍車路,相對較少行山人士使用,南面主徑通往龍潭坳,東面主徑通往蕉徑/長瀝。是次旅程選取東脊下山,沿着被越野電單車「刨」出來的碎石坑下降,經過兩組電線桿後,來到一片較平緩的空地,右邊有一條環山小徑通往龍潭坳,沿左邊主徑前行,蕉徑農業園及蕉徑村已經近在眼前。小心應付最後一段頗斜的碎石坑徑後,接上車路,轉左可以通往長瀝或穿過農業園到蕉徑,轉右可以前往龍潭古廟。

 

 

 

 

龍潭古廟早前探訪過,今次選擇看看農業園第一期近況。沿着車路向東面前行一小段,然後轉右,前行一段之後轉左,沿設有街燈的水泥小徑前行,經過龍山村,便見修建中通往農業園的寛闊車路。跨過建造中的車路,過小橋,看看小水堤,繼續沿小徑前行,來到蕉徑彭屋公廁,稍事休息梳洗一下。

 

 

穿過村屋,接上蕉徑路,旁邊便是小巴總站,有需要的朋友可以在此候車離開。沿着蕉徑路向東面前行,經過彭氏宗祠及土地神壇,便見蕉徑村村公所,村公所旁邊是蕉徑士多及昔日蕉徑公立學校,前行十數步便見新舊問路石,新問路石的「左」及「右」位置似乎對掉了。繼續前行,步過跨河行人橋,橋的另一端豎立着「合二為一」的「紐芬蘭橋」碑,當中一面記錄了這道橋名字的由來,另一面是一九七六年重修捐款紀念碑。繼續前行,經過建造中寛闊車路入口,步進舊車路,來到粉錦公路,候車離開。

 

 

附上「紐芬蘭橋」碑內容:

NEWFOUNDLAND BRIDGE
BUILT BY 24 FIELD ENGINEER REGIMENT, ROYAL ENGINEERS FOR TSIU KENG VILLAGE AFTER THE GREAT RAINS OF MAY 1957. AND OPENED BY CAPTAIN JOHN HAMILTON, R.N. ON 30th SEPTEMBER, 1957. THE OFFICERS AND MEN OF H.M.S. "NEWFOUNDLAND" OUT OF THEIR KINDNESS GAVE £50 TOWARDS THE COST.

紐芬蘭橋
是橋原名淡水坑橋,向有橋梁,行人稱便。不料四十年前毀於洪水,村民絀於財力,迄未重建,僅鋪石塊於其上,聊濟行人。一旦山洪暴發,石塊悉被沖塌,行人因而被阻。一九五七(?)洪水後,卒蒙大埔理民府華樂庭長官賜撥建築材料協助重建,於是新橋在英皇家第二十四工兵團負責建造工程,及英皇家軍艦紐芬蘭號官兵慨助建築費五十英鎊下開始鳩工建造,且易名為紐芬蘭橋,以資紀念,並於一九五七年九月三十日蒙該艦長咸美頓上校蒞臨主持落成典禮。除以英文泐碑,(?)記該橋重建始末,以誌不忘云。 (注:標點符號乃筆者添加以方便閱讀)

蕉徑紐芬蘭橋重建捐款芳名列後
一九七六年丙辰歲次五月吉日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