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行企企路線 - 錦田 逢吉鄉

日期 2021-07
地區 新界中
所需時間 3.5小時
行程簡介 錦田 逢吉鄉

炎炎夏日,繼續輕鬆短遊。數年前曾經由錦田漫步到逢吉鄉,今次都是由錦田漫步到逢吉鄉,但路線則有點不相同。

乘車來到高埔村,於錦田公路轉入錦泰路,於錦慶路過河,沿治河路前行一小段後左轉,經過永壽園,來到周王二公書院(二級歷史建築),再前行不遠便是便母橋(二級歷史建築)。

經過便母橋休憩處後,過馬路,步入左前方小徑,經過「樂翠田園」後,在路口左轉,右邊有一片大草地,地圖標示為「足球場」,現時則似乎是收費遊樂場地。繼續前行,便來到滿佈墓地的小山丘,附近便是非法傾倒泥頭黑點。沿左邊環山丘的小徑前行不遠,右邊有一個鄧氏墓穴,喝形「荷葉跋龜」,一般玄學家都會將它列入香港十大名穴之一,雖然筆者對風水或玄學是一竅不通,但行山界都有些前輩把名穴作為一個地標[例子1][例子2],知多一點亦無妨。筆者亦曾經路過一些有碑記的鄧氏名穴,稍後會略作介紹。

 

 

繼續前行,接上車路,路旁有漁護署林村郊野公園的資訊牌。沿車路向西面前行,經過路旁的一個涼亭,在分叉路口轉右往北面行,經過「三軍外展中心」,沿村徑向西面行,來到逢吉鄉的小巴總站,繼續沿村徑前行,經過「明園」,跨過尾達路,來到妙覺園(三級歷史建築),可惜因為疫情關係,未能入內參觀。經過改建後的裕昌園及休憩處,接上逢吉鄉路,看看逢吉茶樓後面的沈氏家祠(二級歷史建築)、上將府(二級歷史建築)及協威樓(二級歷史建築)後,步行至新潭路,完成今次旅程。

 

 

 

 

 

 

附錄:五個有墓誌的鄧氏名穴

玉女拜堂

位置:元朗丫髻山
墓穴主人:鄧氏一世祖 – 鄧漢敝

金鐘覆火

位置:元朗山貝嶺
墓穴主人:鄧氏二世祖 – 鄧粵冠

半月照潭

位置:荃灣曹公潭
墓穴主人:鄧氏三世祖 – 鄧日旭

根據2009年的重修銘誌:「公元二千年因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徵地修路,墓園大門兩條石柱遂遷移至現址,石柱由東莞竹園人前清名臣鄧蓉鏡哲嗣,中國名書法家鄧爾雅題書『園林生喬木,圖畫在雲台』」,筆者則覺得第一句似乎是「園林半喬木」,出自白居易詩《六十六》,而第二句似乎是「圖畫才雲臺」,意思是對名臣列將豐功偉績永世不忘的典故

仙人大座

位置:元朗丫髻山
墓穴主人:鄧氏四世祖 – 鄧符協

狐狸過水

位置:元朗坳頭佛凹嶺
墓穴主人:鄧氏八世祖 – 鄧自明
墓碑上刻有「宋封稅院郡馬」

墓穴主人娶了一位趙氏為妻,但一直都不知道妻子原來是宋高宗的女兒,後來趙氏獲宋光宗相認,墓穴主人被追封為「稅院郡馬」,網上資料亦有記載這段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