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行企企路線 - 豐樂圍

日期 2021-05
地區 新界西北
所需時間 3.5小時
行程簡介 朗屏邨 髻山睡蓮池 衙前山 髻山 盛屋村 大井天后古廟 吳屋村圍門 大井圍 豐樂圍

豐樂圍,位於天水圍及南生圍之間的后海灣,根據世界自然基金會香港分會(下稱「WWF」)的介紹,豐樂圍內有56個漁塘。2005年,WWF與豐樂圍項目倡議者簽訂諒解備忘錄,透過公私營界別合作,發展豐樂圍。多年前地產發展商獲屋宇署批出建築圖則,利用部份魚塘,興建19幢15層至19層高住宅大廈,提供接近二千個單位,總樓面接近160萬平方呎(平均每個單位實用面積超過800平方呎),另外還有1幢兩層高會所。豐樂圍項目的環境影響評估(EIA)報告通過後,城市規劃委員會(下稱「城規會」)在2013年11月通過豐樂圍發展項目(當時WWF的回應)。但是,於城規會通過該發展項目之前,WWF已於2013年5月宣佈擱置與豐樂圍項目倡議者合作

及後,有市民以個人名義於2014年入稟高等法院,挑戰城規會批准豐樂圍發展項目的決定,高等法院於2020年9月裁定城規會決定違法及不符申請人期望,有關決定發還城規會再議。

地產商會否自此之後放棄籌劃數十載的豐樂圍項目?相信不會,重新包裝啓動只是時間問題。趁漁塘尚在,登上髻山俯瞰這片濕地,然後再到漁塘漫步。

乘車來到朗屏邨,於巴士總站附近横過馬路後,向北前行不遠,左轉往墳區小徑,沿梯級上行不久,便來到一個小平地,平地上建有一所「觀音閣」及一座「風雨亭」,根據亭內的敍述,「風雨亭」是一位年近七旬的徐伯建成。穿過「風雨亭」,前行不遠,便見標高柱#7030.09。於山墳夾道下降至山坳,穿過仍有居民打理的農地,向上步行至風向風速計,右轉溯源徑,看看髻山睡蓮池。沿小徑上走至衙前山,在此往北面行便可往髻山,但筆者選擇先向南面行,探訪標高柱#7030.06

 

 

 

 

沿小徑向北行,來到一個山坳,在此右轉,沿平緩寛闊小徑前行,此小徑地上不時見到車呔痕跡。來到一個路口,探訪附近有一名為「仰天螺穴」的墓穴後,在此左轉上山小徑,經過一面「龍鳳朝陽 墓誌銘」碑後,沿小徑不斷往上走,不久之後便到達髻山標高柱#306。根據網上資料:髻山原名丫髻山,是因為在玉女拜堂穴上遠望,此山之山頭有兩個小山峰,像古代小女孩頭上之兩束髮一樣,故以此為名。

 

 

離開標高柱,沿主徑向盛屋村下降,山頂沿路有不少遊人建造的設施及裝飾,其中有幾幅頗特別的石上壁畫。在濕地及漁塘景致伴隨下,不久便接上車路,來到盛屋村,經過廣陵堂及盛家祠,看看橫洲盛屋村3940414243號排屋(三級歷史建築)。步至福順街,探訪大井天后古廟,天后廟於1981-1982年拆除重建,現時廟內仍保留着康熙廿七年(公元1688年)的銅鐘,銅鐘上隱約看見刻着「廣東道廣州府新安縣xxx都大井鄉」,標誌着大井圍的歷史。沿福順街步行到吳屋村村公所,探訪村公所旁邊的公立金仁學校及另一邊的圍門(二級歷史建築)。步行到福順街的另一邊,看看大井圍村公所及大井圍圍門,圍門另一端便是神廳。

 

 

 

 

返回盛屋村,沿車路步進豐樂圍,於車路盡頭右轉,繼續在漁塘中前行,盡頭便見天水圍(2)告示牌及一所仍有居民的村屋,在附近看過漁塘後於路口右轉,小徑兩旁種植了不同的果樹。經過另一所仍有居民的村屋後,沿小徑繼續前行約十分鐘,便接上車路,沿車路向南面行,經過吳屋村東南面,接回福順街,步入元朗工業村,候車離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