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行企企路線 - 薄扶林水塘及薄扶林輸水管道

日期 2021-01
地區 香港島及九龍
所需時間 5小時
行程簡介 薄扶林水塘 薄扶林輸水管道 碧珊徑

薄扶林水塘,香港第一個水塘,根據網上資料,1863年首次完成時,包括一個小水塘(現時量水站位置,只有部分舊石壩得到保存)及沿薄扶林道建造的輸水管道,耗資 £35,700,但由於儲水量太少,結果需要再建造一個更大容量的薄扶林水塘(即現今的薄扶林水塘),工程於1871年完竣,耗資£48,300。數年後再建造另一條更大流量、連接市區的輸水管道,工程於1877年完竣,耗資£13,038,而原先位於薄扶林道的輸水管道則被移除。時至今日,這個過百年的水塘及輸水道仍在使用,部分結構亦已經被評級為法定古蹟及歷史建築。

參考1889年的地圖古物諮詢委員會關於薄扶林輸水管的簡介,輸水管道沿海拔大約500英呎(約150米)環山腰建造,於今天的龍虎山環境教育中心(一級歷史建築)興建濾水廠及工人宿舍,並沿現時的干德道(干德道的英文名字「Conduit Road」,正正因為這條輸水管道)繼續「行程」,中途設有兩個水缸,一個位於現今的列堤頓道/柏道附近,另一個位於現今的堅道花園,最後以雅賓利道儲水池(Albany Tank,現時的嘉諾撒醫院)為終點。日前有區議員紀錄了輸水管道石橋的位置。今次行程嘗試探訪薄扶林水塘的古蹟及行行這條輸水管道。

注意:是次行程涉及斜坡、溪澗及河道範圍,有一定程度風險,特別是雨季、雨天或大雨過後,如前往探索務必注意安全。部分路段非常接近民居或醫院,請保持安靜及切勿強行進入私人地方。

乘車來到薄扶林道及薄扶林水塘道路口,沿薄扶林水塘道往上行,來到閘口前,右方便是薄扶林水塘前看守員房舍(法定古蹟,現今的郊野公園薄扶林管理站),左邊是土堤(二級歷史建築),由於水壩及其他水務設施都是被圍封,所以量水站(法定古蹟)、舊水壩(二級歷史建築)及方形暗渠(二級歷史建築)都只可遠觀而不可近距離欣賞。沿車路前行至水塘北端,覓路看石橋,然後原路返轉頭,看看另外五座石橋,當中四座亦已經評級為法定古蹟(法定古蹟1法定古蹟2),但有一座卻未有被評級,不知道這座橋是否被遺漏,抑或是其他原因(例如可能是近年的建築)。回到閘口附近的公廁,公廁由昔日軍事建築改建而成,旁邊有一水泥小徑,沿小徑上行,便會到達數座昔日的戰時營房。返回閘口,步回薄扶林道,看看對面馬路的伯大尼修院(法定古蹟),便開始尋找輸水管道及管道上的石拱橋。

 

 

 

 

參考1913年的地圖,食水經過量水站的濾水池後,進入隧道穿過薄扶林水塘道,在現今西苑前面開始長約17,840英呎(接近5.5公里)的旅程,由於現時西苑正進行大規模工程,未敢入內探訪,只好沿車路步向明德村,在斜路彎位右方有一條小徑,小徑蓋着石板,正是典型的薄扶林輸水管道結構,沿小徑向西苑前行,不久便到達地盤範圍,不能再前行,只好返回車路,沿行人路前行,在到達明德村前左邊有一閘門,步過閘門下走一小段梯級,接上輸水管道,先向薄扶林水塘方向前行,不遠處便是小徑盡頭,往後便是護土牆。之後沿輸水管道向北行,經過旁邊的建築地盤後,來到一道橋,它正是第5號石橋。繼續沿小徑前行,經過第6、7、8及9號石橋後(9號石橋已經被評級為二級歷史建築,英文版本有多一點資料),踏上車路,步入瑪麗醫院範圍。

跨過車路,沿車路左邊的輸水管道前行,來到露天停車場,不久輸水管走進建築物內,失去蹤影,按照昔日地圖的標示,管道應該在醫院主樓及薄扶林道之間通過,之後連接「碧珊徑」。參考現時的地圖,於臨床病理學大樓附近似乎至少有一道石橋(座標22°16'19.5", 114°07'51.9"),礙於疫情,醫院氣氛頗為緊張,不便在醫院範圍探索,選擇沿薄扶林道前行,經過醫院K座後,發現身旁是一個大地盤,回家翻查資料,原來瑪麗醫院正進行重建工程,原先的臨床病理學大樓及香港大學病理大樓已經拆缷,日後將會建成新大樓,輸水管道現時似乎保留並用作地盤南北出入口之間的通道,但日後此段輸水管道會否從此消失則有待分曉。

 

 

 

 

步過地盤,依指示沿一道新建的水泥梯級小徑,步進碧珊徑,亦即是薄扶林輸水管道,右邊便是地盤的出入口,入口前面應該是昔日第17號石橋,轉左前行不遠便見第18號石橋。沿環山腰的碧珊徑前行,經過多道石橋後,便抵達香港大學龍虎山環境教育中心(一級歷史建築),此處正是昔日的濾水設施,可惜由於疫情,中心謝絕參觀直至另行通知。右轉沿梯級上行,接上旭龢道。

 

 

 

 

沿車路往下行,經過石寓(三級歷史建築)及香港大學校長寓所(一級歷史建築),接走干德道,來到干德道62號附近,參考1889年的地圖,這兒應該是昔日的「GUAGE BASIN & OUTLET TO No 1 TANK」,沿旁邊的小徑下行,抵達羅便臣道,步行至柏道近列堤頓道口,右邊應該是昔日的一號水缸。返回羅便臣道,看看倫敦樓(二級歷史建築)及猶太教莉亞堂(一級歷史建築,全中國唯一現存的猶太教堂),轉行衛城道及西摩道,到達堅道花園,這兒應該是昔日的二號水缸。

跨過堅道,接上樓梯街(一級歷史建築),先看看舊病理學院(法定古蹟,現今的香港醫學博物館),沿樓梯往下行,再看看中華基督教青年會(中央會所)(一級歷史建築),然後來到文武廟(法定古蹟),經過摩羅上街,橫過皇后大道中,下降至蘇杭街,看看源吉林(一級歷史建築),沿蘇杭街向西面前行,接皇后大道中,看看皇后大道中172-176號(一級歷史建築)後,結束今次行程。

 

 

 

 

在尋覓薄扶林輸水管道石拱橋後,筆者來個「總結」,介紹一下筆者看到石拱橋的一些特徵:

  • 拱橋是筆直地橫跨溪流
  • 拱形基座(8及9號石橋除外)
  • 花崗石築成
  • 拱橋基座中央向海的一面刻有編號,向山的一面是沒有刻上編號
  • 拱橋上面左右兩邊都用六塊紅磚砌成磚牆,再在紅磚牆上鋪設石板
  • 由於輸水管道所用的「Z」型石板都是差不多大小,所以每條石拱橋的闊度都是差不多一樣,輸水管道可以容納兩條直徑10英吋的水管
「Z」型石板

基座花崗石下面是拱形
上面是水平直角

基座底部

 

附上薄扶林水塘及輸水道各座輸水管道小橋照片及座標以供參考,請注意因為GPS訊號接收或其他因素,列表內的座標可能跟實際位置有偏差。

薄扶林水塘石橋

南至北     緯度 經度 列為古蹟年份
1 22° 15' 55.6" 114° 08' 11.2" 2009
2 22° 15' 57.1" 114° 08' 14.9" 2009
3 22° 15' 57.6" 114° 08' 16.4" 未有評級
4 22° 15' 59.3" 114° 08' 19.2" 2009
5 22° 15' 59.8" 114° 08' 21.7" 2020
6 22° 15' 59.1" 114° 08' 23.1" 2009

 

薄扶林輸水管道石拱橋

編號     緯度 經度 備註
5 22° 15' 56.6" 114° 08' 01.4"  
6 22° 15' 59.4" 114° 08' 00.5"  
7 22° 16' 00.0" 114° 08' 00.3"  
8 22° 16' 02.8" 114° 07' 56.5"  
9 22° 16' 05.3" 114° 07' 55.9"  
17   22° 16' 20.2" 114° 07' 51.9" 估計位置
新橋取代舊橋
18 22° 16' 21.5" 114° 07' 51.3"  
19 22° 16' 24.4" 114° 07' 49.7"  
20 22° 16' 26.7" 114° 07' 49.0"  
21 22° 16' 30.8" 114° 07' 48.5"  
22 22° 16' 33.5" 114° 07' 49.5"  
23   22° 16' 34.5" 114° 07' 56.5" 估計位置
新橋取代舊橋
24 22° 16' 37.9" 114° 07' 58.3"  
25 22° 16' 38.6" 114° 07' 58.4"  
26   22° 16' 42.1" 114° 07' 58.6" 估計位置
新橋取代舊橋
27 22° 16' 51.1" 114° 08' 00.6"  
28   22° 16' 55.1" 114° 08' 04.9" 估計位置
新橋取代舊橋
29 22° 16' 52.5" 114° 08' 11.8"  
30 22° 16' 50.2" 114° 08' 13.4"  
31   22° 16' 49.5" 114° 08' 15.0" 估計位置
32 22° 16' 49.3" 114° 08' 16.5"  

 

石橋已有超過百年歷史,憑着當年選用的材料和精湛的工藝技術,即使經過多年風吹雨打,天然或人為災害,大部分仍然䇄立不倒,默默地為大家服務,下次當大家踏足石橋上,不妨多加留意。

後記:第一代薄扶林輸水管道

上文提及的輸水管道,於1876年開始建造,由第二代薄扶林水塘出發,經過碧珊徑至現時的龍虎山教育中心。根據網上資料顯示,於1861年第一代薄扶林水塘運作時,亦敷設了一條直徑250mm(10英吋)的輸水管,連接舊薄扶林水塘及一個位於今天干德道的水缸。這條輸水管道同樣是利用天然引力令水流動,途中不需使用耗能的裝置。

參考第一代薄扶林水塘水壩及干德道水缸位置,估計第一代輸水管道是位於海拔130m至140m之間,網上資料提及當第二代輸水管道於1877完竣後,這條第一代輸水管道則被移除。時至今日,這條第一代輸水管道是否仍有跡可尋?

#23
沿疑似23號拱橋位置的溪澗往下行,不久之後便會遇上兩座近似太空船型狀的石躉,其中一座刻有數字「23」。石躉尖的一方指向溪澗上游,似乎是用來減低水流對石躉的衝擊力。石躉上有些紅磚結構,可能是用來承托及固定水管。山谷兩旁皆有人工建築。

兩座石躉
刻有數字「23」
紅磚
其中一邊山谷的人工建築
另一邊山谷的人工建築

 

#24
沿24號拱橋位置的溪澗往下行,不久之後便會遇上兩座石躉,跟上述「23」不同,石躉結構比較幼及粗糙,亦不見有刻字,不知是否跟「23」是同一時期/用途。

石躉(1)
石躉(2)

 

#26
沿疑似26號拱橋位置的溪澗往下行,不久之後便會遇上一座類似「23」的石躉,石躉上面刻有數字「26」。同樣,石躉尖的一方指向溪澗上游,山谷兩旁皆有人工建築。

石躉,旁邊有一棵外形好像長頸鹿的樹
刻有數字「26」
 
其中一邊山谷的人工建築

 

上述石躉及相關建築或許是第一代輸水管導的遺跡,不知是否屬實抑或另有用途,還望有高人可以指點迷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