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行企企路線 - 城門八村(四)

日期 2019-06
地區 新界東北
所需時間 8小時
行程簡介 錦田城門新村 和合石粉嶺城門新村 金錢圍 七星崗 梅樹坑 泮涌新村 魚角 錦山 雞嶺

前傳:

城門八村(一)
城門八村(二)
城門八村(三)

遷徙後的城門「新」村

1. 根據1928年政府的搬遷報告(下面簡稱「遷村計劃」),城門村民將會遷徙到以下的地點:

  • Kam Tin
  • Wo Hop Shek
  • Nam Shui Po
  • Tsat Sing Kong
  • Ping Kong
  • Fung Yuen (Yue Kok)
  • Shek Ku Lung
  • Pan Chung

2. 除了上面提及的「遷村計劃」,鄉議局亦有紀錄遷徙到以下的地點(中文地名乃筆者自行翻譯):

  • WOO HOP SHEK in Fanling(粉嶺和合石)
  • KAM TIN SAN TSUEN in Kam Tin(錦田新村)
  • KAM TSIN WAI & TSAT SING KONG in Pat Heung(八鄉金錢圍及七星崗)
  • MUI SHUE HANG, PAN CHUNG SAN TSUEN, YUE KOK & KAM SHAN in Tai Po(大埔梅樹坑、泮涌新村、魚角及錦山)
  • KEI LENG in Sheung Shui(上水雞嶺)

3. 前漁農處助理處長饒玖才先生著作《香港地名探索》附錄四,提及城門鄉各村之遷徙情況:

原有名稱

  • 城門老圍(包括上村及羌麻窩)
  • 白石窩
  • 碑頭肚
  • 石頭見
  • 芙蓉山
  • 南房肚
  • 大碑瀝
  • 河背又名河瀝邊或張屋

新址

  • 錦田城門新村
  • 錦田金錢圍
  • 八鄉水流田
  • 大埔泮涌新村
  • 粉嶺和合石
  • 錦田七星崗
  • 粉嶺丙崗/雞嶺
  • 大埔鳳園/魚角
  • 大埔南水埔
  • 大埔石古壟

4. 蕭國健先生著作《香港新界家族發展》,「荃灣城門大圍鄭氏」一章中,提及城門鄉各村之移村情況:

  • 大圍鄭氏遷錦田城門新村
  • 坡頭肚村鄭氏遷錦田金錢圍
  • 石頭見及梗山村鄭氏遷大埔新泮涌
  • 南傍肚村羅氏遷和合石
  • 湖洋山村鄧氏遷錦田七星崗
  • 河背村張氏分遷大埔魚角村及粉嶺鷄嶺,該村高氏亦遷大埔魚角村

「遷村計劃」應該是當時政府跟村民商討後的計劃,遷徙還未開始,例如翌年(1929年9月)政府仍有批出錦田建屋合同。根據新界北約理民府的報告,遷徙由1929年開始,直至1931年年尾才完成,而根據鄉議局紀錄,有些村落於1932年才遷徙,最終的遷徙情況及數字有可能跟「遷村計劃」有所出入。

新界北約理民府的報告

1. 新界北約理民府1929年報告(第二頁):

"Six of the eight sites to accommodate the villagers to be removed from the Southern District in connection with the Shing Mun waterworks scheme were completed, or practically completed durng the year.  One of the greatest difficulties encountered in reconciling these people to these new houses has been the question of ‘fung shui’ a pseudo-science which trivial as it may seem to Western eyes, has an all-important bearing in the question of selecting or forming a site for Chinese dwellings."

有一樣在西方人眼中瑣碎的事,卻大大增加建屋難度:風水。
"Six of the eight sites..." 1929年仍然是只有八處遷徙地點。

2. 新界北約理民府1930年報告(第四頁):

"After protracted negotiations as to new sites and rates of compensation for the move of the Shing Mun Valley villages, building was finally commenced on 9 new sites.  These were practically all completed by the end of the year, and the moves of the villagers were carried out without any serious hitch."

最後遷徙到9處地點,不是8處,跟鄉議局紀錄吻合。

3. 新界北約理民府1931年報告(第三頁, #26):

"The payments of compensation to Ex-Shing Mun villagers were completed towards the end of the year.  This troublesome transplanting has thus now been finally accomplished, and the villagers are settled down comforably in their new homes."

這次遷徙被形容為“troublesome transplanting”,可想而知過程中一定遇到不少困難。

城門「新」村

筆者嘗試走訪部分「新村」,看看有沒有昔日城門痕跡。由於這次是一個有計劃的集體遷徙,筆者察覺新建的村屋似乎有以下特徵:

  • 青磚屋
  • 「十五坑」屋:屋頂有15行瓦片
  • 相同面積
  • 兩層高
  • 屋貼屋
  • 一排一排整齊排列

1. Kam Tin 錦田城門新村

根據鄉議局紀錄,錦田城門新村是「Resited from Shing Mun in Tsuen Wan in 1929 1929年自荃灣之城門遷徙至此」。錦田城門新村安置了最多村民(超過500名鄭姓村民),昔日的宗祠、家祠、通德堂、協天宮及學校(通德學校)都在這裏重置。當天為何錦田願意接受城門村民遷移過來,根據長春社的保育香港歷史筆記第三期:本地古蹟中的清末民初史 吉慶圍鐵門‧楊衢雲墓‧孫眉農場》,似乎跟吉慶圍鐵門從英國運回錦田拉上關係。

 

 

2. Kam Tin 錦田金錢圍

根據鄉議局紀錄,金錢圍是「Resited from Shing Mun in Tsuen Wan in 1929 1929年自荃灣之城門遷徙至此」。金錢圍建有「翰鵬鄭家祠」(三級歷史建築),根據翰鵬鄭家祠內的記述,估計當年移居到金錢圍是昔日陂頭肚村鄭氏村民,當年一共建造了二十五間十五坑村屋。八鄉網頁亦有紀錄這次遷徙。

 

 

3. Wo Ho Shek 和合石新村

根據遷村計劃,接近一半湖洋山及所有南房肚的村民遷移到和合石。根據鄉議局紀錄,和合石是「Resited from Shing Mun in Tsuen Wan District in 1929 1929年自荃灣區遷徙至此」。

來到和合石新村村口,便會看到一座「粉嶺城門新村」牌樓,牌樓的對聯寫着「城樓新築千年在 門戶常開四季春」,村內設有「鄭氏家祠通德堂」(錦田城門新村亦建有通德堂)及「羅氏宗祠豫章堂」(三級歷史建築),根據古物諮詢委員會資料,昔日南房肚村是單一姓氏(姓羅)。

來到和合石新村,順道探訪已經停辦的和謙公立學校。

 

 

 

 

4. Nam Shui Po 大埔南華莆

1911年的人口普查已載有「Nam Shui Po」這個名字,早年的地圖亦有「Nam Shi Po」及「Nam She Po」,位置正是現今的南華莆。1929年政府有關遷村工程的招標通告亦列出了三條村名,其中一處便是Nam She Po(另外兩處為Wo Hop Shek及Ping Kong)。

網上有一篇介紹南華莆村的文章,提及早年「南華莆」曾經名為「南蛇莆」。

綜合以上資料,筆者認為當時的「Nam Shui Po」便是現今的南華莆,當然,如果能夠找到當年的招標詳情或地段資料便可知悉是否屬實。

但根據鄉議局資料,該批村民極有可能是遷徙到梅樹坑及錦山,而並非今天的南華莆,對比20及30年代地圖,南蛇莆看不到有新建的住宅。新界北約理民府1929年報告(第二頁)提及其中一個安置地方土地平整期間出現問題:

"At one site, unfortunately, rock has been encountered in the process of levelling, and in this case a further delay in moving the villagers may be expected."

這個地方有可能是南華莆。

5. Tsat Sing Kong 七星崗

根據遷村計劃,張屋村(河背村)部分村民遷徙至八鄉七星崗,八鄉網頁亦有紀錄這次遷徙。七星崗村建有「鄧氏宗祠」,似乎遷徙至此全都是昔日鄧姓村民。錦田城門新村協天宮右堂供奉1862年至1864年間城門鄉與荃灣鄉衝突中的犧牲者,當中一人是「鄧」姓村民。根據漁護署張屋村的簡介牌,昔日張屋村是有鄧氏居住,而遷村計劃亦記載七星崗村全是河背村村民。

根據網上資料,曾經有鄧氏在荃灣城門定居。

至於蕭國健先生 《香港新界家族發展》中提及「湖洋山村鄧氏遷錦田七星崗」,以及書中未有提及和合石鄭氏來自哪一城門村落,筆者則未有考究。

 

 

6. Ping Kong 丙崗(雞嶺)

根據遷村計劃,張屋村約一半村民遷移到丙崗。雞嶺村位於上水與丙崗之間,而鄉議局紀錄是雞嶺。根據鄉議局紀錄,雞嶺是「Resited from Shing Mun in T.W. District in 1929」。

雞嶺村內建有「張氏家祠」,門聯是「青錢世系 金鑑家聲」(清河堂張氏);張氏宗祠前有圍牆及小門樓,門樓的對聯寫着「清河祖居大田地 城門賜福雞嶺村」,似乎是要記載昔日張氏遷徙的歷史。

 

 

7. Fung Yuen Yue Kok 鳳園魚角

張屋村約一半村民遷移到大埔鳳園魚角,根據鄉議局紀錄,魚角村是「Resited from Shing Mun in Tsuen Wan District in 1932 1932年自荃灣區遷徙至此」。魚角村內設有「張氏宗祠」,門聯是「青錢世系 金鑑家風」,有網站提及「金鑑家風」是出自唐朝著名宰相張九齡的故事。

 

 

8. Shek Ku Lung 石古壟

香港有多於一處地名近似Shek Ku Lung地方,遷村計劃中的Shek Ku Lung,筆者認為是大埔石古壟村,鄰近梅樹坑及錦山村,這跟鄉議局的資料(Mui Shu Hang及Kam Shan)吻合。

根據鄉議局紀錄,梅樹坑村是「Resited from Shing Mun in Tsuen Wan District in 1932 1932年自荃灣區之城門遷徙至此」。

今天的石古壟村建有「曾氏家祠」,而錦山村則建有「邱氏宗祠」,其後梅樹坑村則因為興建吐露港公路,再被遷移到錦石新村。

由於當年只有少部份人被遷移到Nam Shui Po及Shek Ku Lung,相信不大可能找到昔日城門遷村㾗跡,故此筆者未有探訪石古壟。

9. Pan Chung 泮涌新村

遷村計劃指出部分村民遷徙至泮涌,根據鄉議局紀錄,泮涌新村是「Resited from Shing Mun in Tsuen Wan District in 1932 1932年自荃灣區城門遷徙至此」。大埔冸涌新村沒有祠堂,村前有一口井,旁邊有捐款人名單,差不多一半是姓「鄭」。

來到泮涌,順道探訪旁邊的泮涌舊村,包括神廳麥氏宗祠及已經變身為「大埔泮涌社區教育中心」的昔日泮涌公立學校。

 

 

結語

雖然尚有些疑問,例如鄉議局紀錄並沒有提及陂頭肚、城門大圍、南房肚等,Tung Ku Shek及Lok Lo Ha又是哪些地方,但能力及資源有限,或許對「城門八村」就此作結。

即使今天,遷徙接近一千名郊區山上的村民絕非容易,何況當年交通及道路較現在落後得多。事過境遷,不知昔日城門後人仍有否間中相聚一起?

附:因興建水塘而要遷徙的村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