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行企企路線 - 七木橋

日期 2021-10
地區 新界東北
所需時間 6小時
行程簡介 烏蛟騰 橫七古道 上七木橋 橋山學校 下七木橋 南涌 靜觀家塾 南涌天后宮 鹽灶下

橫七古道,新界東北一條頗具名氣的古道,連接橫山腳及七木橋,現時衛奕信徑第十段其中一部分。昔日山中有四條村,由南至北分別為橫山腳下村、橫山腳上村、上七木橋村及下七木橋村,衛奕信徑會經過其中三條村,而不會經過上七木橋村。根據香港郊野活動聯會「東北區域面面觀」第十二篇的介紹:

  • 「上七木橋村所在為一三面環山之窩谷…本村村谷廣大,高低山坡均闢為耕地…村屋原分數疊,雅緻有美態…美態仍居四村之首」
  • 「下七木橋村,是原日四村中規模最大、最為興旺,也是最後棄守的一條山鄉…村中昔年原建有『水月宮』;後從四村童孩求學者之需而改裝為校舍,名為『橋山學校』,最盛時容四村學童六、七十人」

參考1963年的航空照片原圖),可見上七木橋村有兩行村屋整齊地排列,西北角則有一個四方形的建築物,鄉村附近開墾了不少梯田及山徑;下七木橋村的規模更大,村屋前面還有大片空曠平地及「風水池」。今次行程,嘗試探訪未曾到訪過的上七木橋村,順道看看烏蛟騰至南涌一帶景物。

乘車抵達烏蛟騰,看看昔日公立覺群學校,現時已變身成為香港國際藥用植物園,用作「與農業、中藥種植及養蜂業相關的非牟利教育及附屬用途」。返回車路,步行至新娘潭路及烏蛟騰路交界,先探訪標高柱#8099.075#8099.074,看看抗日英烈紀念碑,然後穿過「八仙嶺郊野公園」牌坊,步入山徑,沿主徑往上行,此山徑似乎是昔日來往橫山腳/七木橋及烏蛟騰的通道(「烏蛟騰 ─ 七木橋古道」)。步行接近一小時後接上橫七古道/衛奕信徑,沿衛奕信徑前行,經過往黃嶺的路口,主徑緩緩往下,來到接近下七木橋前,左轉上山小徑,尋訪昔日的上七木橋村。雖然大部分村屋只剩頽垣,但仍然可以想像得到昔日模樣:村前有一道小溪流過,兩排村屋建造於一高一低的地台上,村屋似乎大多是兩層高,後排村屋的地台約有一層樓的高度,而西北角四方形的建築物仍然保持完整,昔日可能是用作儲水。

 

 

 

 

 

 

 

 

在上七木橋村流連一會之後,原路返回橫七古道,在抵達下七木橋村之前,尋找昔日的橋山學校。屏嘉石澗的橋山橋紀念碑提及橋山學校:「建衛奕信徑時,築橋以便行人。徇鄉村父老之建議,命名為橋山橋,以誌四村昔日之橋山小學」。回想剛才步過的小徑,應該是昔日上七木橋小朋友往來橋山學校的通道,昔日地圖偶有標示此小徑,現今的地圖卻不多見。

經過下七木橋村之後,沿小徑往鹿頸前行。來到高峒(鹿頸山)腳,參考地政總署的數碼地圖,山腳西南面應該有一條水泥小徑通往南涌張屋村,嘗試沿該小徑前行,來到一個分叉路口,靠右繼續前行,不知是否因為最近一星期內有兩次八號風球,抑或是此段路太少人使用,小徑開始變得模糊及被不同的植物阻擋,與其硬闖,不如返回剛才的分叉路口,沿另一邊的小徑下降至魚塘旁邊,再步過一道行人橋及魚塘間的車路,來到南涌鄭屋村前,看看重修中的南涌協天宮及臨時神棚。

 

 

 

 

返回車路,步向海邊,來到鹿頸路路口,士多後面有一大片被鐵絲網包圍的空地,昔日鹿頸南涌公立小學便是坐落於這片空地上。路口右轉,過橋後前行再右轉,探訪南涌李屋村的靜觀家塾(二級歷史建築 ),車路盡頭便是南涌張屋村。

返回鹿頸路,探訪天后宮及「鎮海龍王」的龍王祠。經過大灣村,不久之後便見一座仍然完整、用來燒製石灰的灰窰,聽說南涌至膊頭下的沿途,現今仍存在五個灰窰遺蹟。繼續沿鹿頸路前行,途中轉上山崗,尋找海背嶺標高柱#7023.06及看看山崗下的景色。返回鹿頸路,經過膊頭下及鹽灶下,抵達沙頭角公路候車,結束今次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