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達站及導航站



即使身在市區,只要舉頭向山上望,都可以望見一些「白色波波」,這些球形建築物正是雷達站。據知,這些雷達站分別是天文台雷達站和民航處雷達站。

天文台雷達站

根據天文台Facebook,目前天文台在全港共有五個雷達站:

大帽山天氣雷達站  
大老山天氣雷達站 [1]
2011年

2013年

2013年

2018年
大欖涌機場多普勒天氣雷達站  
大欖角機場多普勒天氣雷達站 [1]  
小蠔灣天氣雷達站    

 

大帽山及大老山天氣雷達主要用於監測與惡劣天氣(例如熱帶氣旋)相關的暴雨及強風,而大欖涌、大欖角及小蠔灣雷達站是用來探測機場附近空域的風切變。

目前大老山天氣雷達是一台「雙偏振S波段多普勒天氣雷達」,根據2019年立法會財務委員會討論文件,現時的大帽山雷達於1999年啓用,已運作約20年,計劃更換為「雙偏振S波段多普勒天氣雷達」。至於大嶼山小蠔灣雷達,則是一台「實驗性X-波段雙偏振多普勒天氣雷達」,用來探測機場附近空域的低空風切變。

 

民航處雷達站

根據2001年立法會財務委員會討論文件,輔助本港航空交通管制服務的現有一次雷達網絡,由三個一次雷達系統組成,分別具備進場、中程和航路監察功能。這些系統分別是:

  • 設於沙洲的進場監察雷達,具備64海里以內的短程監察功能;
  • 設於大帽山的終端管制區雷達,具備140海里以內的中程監察功能;以及
  • 設於柏架山的航路監察雷達,具備200海里以內的遠程監察功能。

當時全港共有四個二次監察雷達(SSR),其中三個與上段所述的三個一次監察雷達(PSR)配合使用,第四個則為備用系統。

根據2019年民航處資料(AIP Part 2 ENR 1.6),當時全港共有七座使用中的雷達:

雷達站 座標 (註1) 功能 功率 (kW) 覆蓋範圍 (海里)      
大帽山 22°24'42"N 114°07'24"E
(22°24'35"N 114°07'29"E)
終端區監察 24 140  
終端區二次監察 2.5 >256
沙洲   22°20'44"N 113°53'24"E   進場監視 24 80  
進場二次監察 2.5 >256
柏架山 22°16'05"N 114°13'17"E 航路監察 23 200
筆架山 22°21'04"N 114°09'59"E
(22°20'59"N 114°10'08"E)
進場二次監察 1.6 >256
柏架山 22°16'11"N 114°13'16"E
(22°16'06"N 114°13'24"E)
航路二次監察 2 >256  

註1:括號內座標為筆者的GPS記錄

民航處於筆架山還有另一座雷達站(22°20'59"N 114°10'13"E),曾經裝有一次進場監察(ASR)雷達據報導,為配合日後機場三跑道系統工程放置及更換雷達設施,現時站內並沒有雷達儀器。

根據2023年民航處資料(AIP Part 2 ENR 1.6),目前全港共有六座使用中的雷達,筆架山雷達站並不包括在內,估計筆架山雷達站仍然是用作備用系統。

 

其他「白色波波」

大帽山頂除了天文台及民航處的雷達站,還有一個「波波」,有報導推斷它是解放軍總參三部的無線電信號監聽站:

香港中文大學聯合書院和新亞書院中間的山頭及吐露港海邊亦有兩個「波波」,分別是中文大學衛星遙感地面接收站(第一期及第三期)。

天文台總部天台京士柏氣象站分別有一個及兩個「波波」,它們同樣是衛星天線保護罩,保護罩內裝有衛星天線,接收氣象衛星數據。

 

海事處雷達站

海事處船隻航行監察服務系統亦有在山野建造雷達站、微波站及無線通訊等設備,資訊最後會經扯旗山頂的微波站傳送至中環海事處總部。

 

其他民航處導航設施

民航處導航站

民航處導航站功能跟民航處雷達站不同,雷達站偵測天空中那裏有飛機,導航站則令到飛機知道它自己的方位及位置,但導航站本身卻不會探測或知悉飛機的位置。

根據2004年立法會財務委員會討論文件及香港航行資料匯編的資料,當時民航處設有五個導航站,分別是:

導航設備站 座標 覆蓋範圍 (海里) 主要功能 備用功能    
東龍洲 (TD) 22°14'52.42"N
114°17'35.30"E
200
  • 為過境航機提供主要遠程導航服務
  • 協助執行香港進場程序
  • 協助執行香港07左/右跑道的離場程序
  • 協助執行澳門離場程序
  • 提供香港-澳門直升機飛行路線的導航服務
 
藍塘尾 (TH) 22°14'20.25"N
114°17'19.49"E
70   支援東龍洲設備站,提供短程導航服務
長洲 (CH) 22°13'10.35"N
114°01'48.20"E
190
  • 協助執行澳門進場程序
  • 提供香港-澳門直升機飛行路線的導航服務
支援東龍洲設備站,提供遠程導航服務
小磨刀 (SMT) 22°20'15.43"N
113°58'55.46"E
25
  • 協助執行香港07左和25右跑道的進場程序
  • 協助執行香港07左跑道的復飛/離場程序
  • 協助執行澳門進場程序
支援香港07左和25右跑道的儀錶着陸系統
龍鼓洲 (LKC) 22°22'44.12"N
113°53'01.50"E
40
  • 協助執行香港25右跑道的復飛程序
  • 協助執行澳門的進場/復飛/離場程序
  • 作為香港/深圳/珠海的管制移交點
 

 

藍塘尾導航站(TH)為甚高頻全向無線電信標和測距設備(VOR/DME),其餘四個為多普勒甚高頻全向無線電信標(DVOR)測距設備(DME)。根據現時民航處網站香港航行資料匯編的資料,藍塘尾導航站已經停用多年。

另外,早於2016年,民航處已向國際民用航空組織提出於2017年停用長洲的多普勒甚高頻全向無線電信標(「One of the DVORs (i.e. CH DVOR) which is tentatively targeted for decommissioning in 2017」)。於2021年,長洲的多普勒甚高頻全向無線電信標已經停用,只提供測距設備(DME)。

早於1950年代,奇力山曾經設有VOR/DME(Mount Kellet, MK),該導航站已於1980年代停用。

 

甚高頻無線電測向儀及應答信標

根據一些昔日航圖,估計早於1950年代,維多利亞山頂曾經設有甚高頻無線電測向儀(VHF Direction Finder, VDF);另外,長洲及橫瀾島曾經設有應答信標(Responder Beacon, RSP)。

隨着其他較新式的導航設備相繼落成,這些設施早已停用。

 

歸航台

香港啟德機場及赤鱲角機場曾經設有無方向性信標台(Non-Directional Beacon, NDB,又名「歸航台」)的導航設備。 隨着GPS及其他導航設備的應用,香港已經停用所有歸航台。香港昔日曾經設有歸航台的地點包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