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道

怎樣才算是一條古道?建造年份、用料、工藝?提到古道,筆者便想起「枯籐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原來,「古道」並非「近代」的產物。

昔日為了來往不同的地方,村民會出錢出力築橋鋪路,即使沒有地圖或大型機械協助,也能夠築起一條安全、不會太斜而又直接的路,令村民即使挑着擔挑,也能前往其他村落及墟市。

然而隨着道路網絡發展,村路的功能漸漸被馬路代替,加上居於較偏遠的鄉民轉往城市生活,昔日山中的小徑漸漸被冷待。部分村落位置較偏僻,即使有車路連接(例如西貢黃竹洋),但結果都逃不過被遺棄的命運。

這些舊日建成的村路都是用天然物料建造,有些已經埋在草莽下,有些即使經過百載寒暑,日曬雨淋,仍然保持良好狀態,成為郊遊人士的至愛,有些甚至成為官方遠足路線,例如元荃古道、甲龍古道、榕北走廊、北潭郊遊徑、石壁郊遊徑等。

在現今資訊發達的年代,只要上網搜尋「古道」,便有海量的資料(例子1例子2),又例如維基百科記載了數十條古道,古物古蹟辦事處亦曾經用公帑委托顧問公司進行「香港古道研究」,大家有時間可以去看看。

有沒有其他方法可以容易地找到昔日的主要村路?其中一個方法便是從舊地圖入手,例如1924年出版的地圖,地圖內標示為「Chinese roads about 4’-0” wide and mostly paved」的村路,至今應該已經有超過一百年歷史。當中有些村路並未有被記載在維基百科的古道內,以城門水塘附近為例:

  • 虎蹤徑(藍房肚至城門的石磴山徑)
  • 鉛礦坳至城門(部份路段仍可通行)
  • 湖洋山至張屋村(仍可通行)

日後當大家踏足古道,會否隱約見到昔日的「小橋流水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