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景陶碉堡,大部份行山人仕對這個名字都不會陌生,麥景陶碉堡一共有七座,全部位於北面邊境,已經被列為二級歷史建築。網上亦有不少關於它們的資料,例如維基百科或之前的保育研究。
七座麥景陶碉堡(由東至西)分別是:
名稱 | 位置 | 攝於2016年 | 攝於2025年 | 行行企企參考 | |
伯公坳 | 沙頭角 | 麻雀嶺 蓮麻坑 香園圍 | |||
礦山(缸山) | 蓮麻坑 | ||||
白虎山(白花山) | 香園圍 | 昔日打鼓嶺禁區 | |||
瓦窰 | 打鼓嶺 | ||||
南坑 | 文錦渡 | ||||
馬草壟 | 上水鄉郊 | 逝去的禁區 | |||
白鶴洲(擔竿洲) | 米埔 | 米埔 |
2016年伯公坳麥景陶碉堡旁邊的簡介提及「是七座麥景陶碉堡中位處最北方和海拔第二高的一座」,2016年礦山麥景陶碉堡旁邊的簡介提及「是邊境七座麥景陶碉堡中海拔最高的一座」,而2025年的簡介則有所改動,到底誰是最高最北面?筆者收集了以下資料作參考:
名稱 | 海拔(m) | 北緯 | 東經 |
伯公坳 | 286.8 (最高) | 22.55440 | 114.20542 |
礦山 | 218.0 | 22.55253 | 114.18739 |
白虎山 | 95.8 | 22.55805 (最北) | 114.16103 |
瓦窰 | 63.2 | 22.54107 | 114.14018 |
南坑 | 50.6 | 22.53304 | 114.11956 |
馬草壟 | 100.8 | 22.52462 | 114.09849 |
白鶴洲 | 14 | 22.49588 | 114.04899 |
對比2016及2025年碉堡旁邊的中文簡介,除了上面提及「最北方」及「海拔最高」的敘述外,部分(不是全部)資訊牌敘述亦作出了以下修改:
- 「于」改為「於」
- 「爲」改為「為」
- 「防御」改為「防禦」
- 「已評為二級歷史建築」改為「 己評為二級歷史建築」
- 直排單引號「」改為﹁ ﹂
根據2016年碉堡旁邊的簡介及古物諮詢委員會的簡要,伯公凹、瓦窰、南坑、馬草壟及白鶴洲麥景陶碉堡已裝設遙控的高科技裝置,而礦山麥景陶碉堡則每晚仍有一名警員駐守。2025年礦山麥景陶碉堡旁邊的簡介已經刪除警員駐守相關的敘述,不知駐守安排是否有變。
伯公坳及礦山麥景陶碉堡海拔皆超過200米,兩座碉堡南面皆曾經設有直升機坪,現時直升機坪已經長滿雜草。
伯公坳 | |||
礦山 |
昔日前往南坑麥景陶碉堡最簡單直接的方法是沿沙嶺道往北面前行至車路盡頭。2018年左右,因應興建「沙嶺超級殯葬城」,沙嶺道及南坑麥景陶碉堡附近展開平整及道路擴闊等工程,沙嶺道近水泥廠的入口加裝了一道鐵絲網閘口。近日該片土地打算改為「創科及相關用途」,閘口不知還要維持多久。如果想不用經過閘口而到達南坑麥景陶碉堡,可以參考山友們提供的路線,例如於網上尋找「七堡連登」。